【参考文献】
1.LZhang,SFMessnerandZLu,“PublicLegalEducationandInmates’PerceptionsoftheLegitimacyofOfficialPunishmentinChina”,39TheBritishJournalofCriminology433(1999).
2.徐显明、曹义孙主编:《中国法学教育状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3.Macdonald,R.St.J.,“LegalEducationinChinaToday”,6DalhousieLawJournal313(1980).
4.“UTS(UniversityofTechnology,Sydney)LegalEducationTranslatesinChina”,AustralasianBusinessIntelligence,January17,2002
5.《法学教育30年:回顾与评鉴》,《当代法学》2009年第1期。
6.霍宪丹:《法学教育重新定位的再思考》,《法学》2005年第2期。
7.法学教育必须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见曹建明、孙潮:《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与任务》,《法学》1993年第2期。
8.邵俊:《再论新时期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法学评论》2004年第5期。
9.“A‘3D’JD:StanfordLawSchoolAnnouncesNewModelforLegalEducation”,BusinessWire,November28,2006.
10.王恒:《论我国“法律诊所”法学教育模式的目标定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10期。
11.方流芳:《追问法学教育》,《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
12.李龙《需解决的若干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7期。
13.徐显明、曹义孙主编:《中国法学教育状况(2006)》,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14.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法学》2006年第2期
15.苏力《中国法律技能教育的制度分析》,《法学家》2008年第2期
16.夏锦文:《司法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学教育》,《法学家》2005年第6期。
17.”孙国祥、张书琴《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矛盾性展开与破解》,《当代法学》2009年第2期。
18.朱立恒《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法学杂志》2008年第1期。
19.邢钢《法学教育模式评析及发展思路》,《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3期。
20.胡亚球《对我国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21李勇军、欧阳仁根《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及其课程设置的思考———基于我国法学教育现状与长远发展》,《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第2期。
22.杨松、闫海《诊所法律教育和传统法律教育的分与合》,《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2期;牟逍媛:《诊所法律教育价值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
23.刘东华《西方诊所法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4.陈岚、赵慧《诊所法律教育论纲》,《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25.闫海、张晓静《诊所法律教育:我国法学实验教学的新领域》,《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6.蔡彦敏《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制度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
27.胡玉鸿《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模式的转轨》,《法学》2001年第9期。
28.张利民《评司法考试导向性法学教育———对中国法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6期。
29.张乐平、路景菊《美国法学教育对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启示》,《河北法学》2005年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