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法学论文 >

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对策研究(2)

时间:2016-03-17 08:53 点击:
3.加强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校园法律文化即是将法律文化应用于大学校园,营造一种利于教育者管理、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氛围,使大学校园里学习的学生,工作的教职工在此氛围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自发形成的一种

  3.加强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校园法律文化即是将法律文化应用于大学校园,营造一种利于教育者管理、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氛围,使大学校园里学习的学生,工作的教职工在此氛围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自发形成的一种法观念、法意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们的主要学习和活动场地,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这个特殊的文化传递空间,建设校园法律文化,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学法、讲法和用法的法治氛围,使大学生、教师都在一种讲法律的环境下学习、工作,在此种环境的长期影响下,法治观念和法律行为会慢慢渗透到学生和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效果。首先,学校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事,保证学校的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相应法律的要求;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各方合法权益,这能对大学生起到一种示范、教育和陶冶作用。其次,把校园法律文化建设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设定校园法律文化宣讲月、法律咨询宣传日、优秀法律电影展播、优秀法治人物报告会等;与当地司法机构联系,开展法律活动进校园,如校园模拟审判、法官、检察官、律师与学生面对面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大学生践行法治的信念。
  三、改善地方法治环境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外部保障
  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是在某一个地方高校,对地方社会的法治状况有着更为切身和直观的感受,地方法治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如果地方社会现实法治环境较好,就能巩固和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他们也能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相应的法律行为;反之,则会明显消解他们十分脆弱的法律素质。因此,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地方社会也要承担起重要责任。
  1.优化地方社会道德环境。法律与道德二者密切相连,法律否定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法律肯定的行为,也就是道德倡导和赞扬的行为,法律的实施以及实现需要道德的支持。道德素质的高低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表现,但人都是在一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在创造人”。在个体的道德素质养成中,社会道德环境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道德环境是指道德主体所处的道德生活背景,指的是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从价值观出发,道德环境可以分为优良环境和恶劣环境。良好道德环境有益于道德修养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加速道德社会化;恶劣道德环境不利于道德风气的形成,反而还会强化不道德风气的泛滥。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渗透、感染作用,提升和巩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反之,地方社会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及价值观混乱,则会严重败坏了地方社会风气,会对生活和学习在该地的大学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减弱甚至摧毁他们的道德素质。因此,对地方社会而言,要坚持法治和道德建设相结合,积极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地方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引导地方民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最终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法治建设要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共同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培育创造优良的社会道德环境。
  2.借鉴地方传统法律文化思想。“法律问题从开始就明显不仅是法律问题,同时也是种文化问题”,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要注重从本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吸收养料,将中华文化精华与依法治国相连接,为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治理,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