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它由国家立法保障实施,为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部分遭受意外灾害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这就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必须要以法律为前提。因此,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论述了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的重大意义,就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权;社会保障制度;立法 一、引言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为无收入、低收入、丧失能力以及部分遭受意外灾害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最终保障社会的每一个公民都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能够切实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贯彻落实。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完善与发展的阶段,那么如何加强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以调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矛盾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二、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的重大意义(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缺少博弈能力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每况愈下,需要社会提供一些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在社会保障体系下,那些无收入、低收入、丧失能力以及部分遭受意外灾害的公民都会从中获得一定的帮助,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成员的安全感与归属感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逐步推进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从而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落实。(二)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如果失去了社会稳定这一根基,一切都将是空谈。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历史环境下,社会矛盾突出在所难免。为了确保我们能够平稳、安全的渡过这一时期,我们有必须积极完善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从而使社会保障体制能够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特别是使那些失去劳动能力、无收入、低收入、没有生活来源的公民,使他们能够生活下去,这对于消除这些弱势群体的不安全感,消除社会的不安全因素都有着重大意义。(三)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背景下,劳动者是通过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来获取收入的,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人受自身能力、所掌握的资源不同,其竞争力也是不同的,在一情况下,竞争将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不均,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就会逐渐拉大,甚至将导致一部分人无法生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便是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的面积,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维护社会公平。三、完善社会保障立法的建议(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的立法体系
构建社会保障的立法体系,是确保立法工作系统、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的构建采用的是“分散立法”的体例,这种体例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属于较低的立法层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分散立法”体例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的需求,而出现了种种弊端。因此,我国有必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对社会保障立法体系进行调整。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各个领域的沟通与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比较发达的社会保障立法形式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新时期,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社会保障立法的权威性、稳定性差的局面。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为基础,以“一法统驭,多法并存”为指导思想,健全社会保障立法体系,从而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的有效进行保驾护航。(二)完善社会保障基本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