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建筑的顶部,连接顶层"山墙和内纵墙端开间,会接受到来自光照的强烈灼热,温差变化相对较大,这样可以充分地对这些部位增加配筋的分布,借此来增强承受温度带来的应力变化。 (2)可以在建筑物的构造上采取措施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温度的应力变化,因为顶部直接受到阳关的照射,温度的变化相对剧烈。这样我们可以使用相对较好的隔热材料或者是采用架空通风屋的设置。 (3)设置控制缝,这是一种人为使建筑物断裂的方式,当估计建筑物会产生裂缝的时候,可以将裂缝的产生人为的引导到对结构变化影响比较小的部位,但是这种人为的断裂缝的长度一定要控制到10 米之内。 此外,通常情况下采用设置两墙或者两柱的构造,断开建筑物顶面和基础之间的构造,从而能够形成独立的温度变化区段。但是在某些条件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伸缩缝的设置可能导致更多不良效应的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使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处理。 3、设置沉降缝 一个建筑的地基不可能是均匀沉降的,这样就有可能导致结构构建较大的内力和变形,所以这就需要采用设置沉降缝的方法将各部分分开,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应贯通基础本身,其最典型的是用来分开主楼和群房,高层建筑在一些平面位置处,还要考虑设置沉降缝。 (1)设置桩基。将支撑桩支承在基岩上,可以有效地做到减少沉降,通常会利用密度大、压缩性比较小的地基,而且要加大埋深,在掩土的时候一定要夯实,减少封土的缝隙!这样就可以实现减少沉降量和降低沉降差的目的。 (2)分别对待主体和裙房。主楼和裙房的地基要采取不同的地质和地基,埋深程度也要有不一样的要求,而且在施工时,要分阶段施工,一般情况下会先施工建筑的主体部分,在主体部分基本完工的情况下,再开始施工裙房!这样的话就可以借助土压力来调整二者这间的沉降,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沉降接近。 (3)当将裙房建在悬挑的基础上的时候,就可以使裙房和建筑的主体部分的沉降达到基本上的一致,这样就没有必要用沉降缝将二者隔开,但是前提是必须把裙房建在支撑作用相对比较弱的悬挑之上。 为设沉降缝,上部结构应在缝的两侧分别布置抗侧力结构,形成所说的双梁!双柱和双墙的情况,但同时也会导致其他的问题的出现,如立面处理困难!地下室渗漏难解决等。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缝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施工人员在针对各个类型的变形缝方面的处理方式也越来越多。总之,在工程建设中,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常个隔一定距离设置温度伸缩缝。在高层部分和底层部分之间,由于沉降不同设置沉降缝。在地震区,建筑物各部分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或有错层时,设置防震缝、温度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将高层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独立的部分,成为独立的结构单元。虽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各种问题,但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可能杜绝这些问题的存在,防范于未然,不仅仅只是这方面,而是所有当我们面对这各种各样已发生的问题的时候,不能存在没大问题的态度,要知道在建筑工程中是不存在没大问题,无所谓和可有可无的字眼。从而来保证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提高了居民居住的安全系数,改善了外界的环境,并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而又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庆峰:《建筑变形缝施工的创新作法》,《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 [2] 张继泉:《对高层住宅变形缝施工新方法的分析》,《工业技术》,2010年1期 [3 ] 吕祥业:《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工程质量》,2009年10期 [4] 毛华毅:《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山西建筑》,2010年3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