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述3种改造方案的难易程度、资金投入等差异性分析对比,方案三相对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经济实用,可在不影响正常医疗活动开展的条件下实施技术改造,比较符合各大医院的实际情况。 三、限位器的改造 限位器可使窗扇按照人们需要,在0~90°之间固定于合适的角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因人为损坏造成限位器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导致窗扇随意开启。 通过改造塑钢窗限位器,把原有限位器拉杆反转150°,装在窗扇的开启端,风撑滑动轨槽也要相应往开启端移动,移动距离和拉杆的安装位置决定窗扇开启角度,一般30°(误差控制在±5°)为宜,角度调整到位后用自攻螺丝固定风撑轨槽,保证窗扇开关灵活,随后实验开关窗扇两三次,达到技改要求为止。 限位器改造,见图4?图5。 四、限位器改造实例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2年1月以外科楼、内科楼、综合楼三栋(2003年以前竣工)医疗建筑为示范点,共改造3300扇塑钢窗,技改项目实施直接费用为2.1万元。据统计,技改后患者自杀率降低71.4%,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可以说“小技改、大效益”。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及实际应用效果,在今后的持续改进中,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限位器,以加强人体工程力学破坏强度。 另外,依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窗扇开启角度与进排风阻力系数成反比,使用测风仪实地测量和严谨的计算得出结论,窗户限开为30°时,病房通风时间较技改前略有延长,但避免了窗扇开启90°时穿堂风直吹患者的情形,提高了病房的舒适度,效果较为理想。 另外,通过改造限位器,塑钢窗维修率降低79.1%,极大地改善了工人劳动强度。 2012年1月至今两年时间,经实地调研新疆地区各大医院医疗建筑塑钢窗的应用情况,未发现有类似改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全疆乃至全国医疗建筑领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五、结束语 对塑钢窗本体实施改造,仅仅是针对患者跳楼现象而采取的一种积极的预防措施,并不能从源头完全遏制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这需要医疗建筑设计单位、医院、社会、个人等多方面协作,才能把这一现象降低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殷浩.浅谈医院改扩建工程安全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4) [2]黄锡璆,梁建岚.安全医院研究[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