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以上分析笔者总结出了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首先在进行风险管理控制之前先要对管线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同时对管线与地铁的位置关系进行把握,通过临近等级来对管路类型进行划分同时结合管路的用途、材质以及应用现状来对其进行深度评估。其次对管线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并结合管线影响、管线控制来得到管线的安全等级。最后根据管线的安全风险等级给予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三、地铁施工对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一)管线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当风险等级在1级、2级时管路基本处于安全状态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保护即可对管路沉降进行监控,另外在坑洞内采取一般性保护措施来对管路进行保护。当风险等级达到3级时此时已经较为危险,此时就需要在土体和隧道施工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加强安全监测并对土体进行加固。当风险等级达到4级时需要进行专业性保护施工前将影响管线的荷载消除并对管线采取支撑体来进行加固河对周边的松散土体进行注浆加固。风险等级为5级时除了上述的专项保护措施以外还需要制定出专项性的紧急预案对管线荷载进行彻底清除用注浆加固和钢板隔离加固的方式来强化管线特别需要对施工参数进行密切观察加强管线固定。 (二)对地铁施工过程进行监测 地铁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周遭的环境,会对邻近建筑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地铁施工的过程监测。监控量测是地铁施工设计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时时监控量测地铁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必须要把监控量测纳入到地铁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作为一道供需纳入到对建筑物的风险评估中。 (三)建筑物保护措施 施工前调查所有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着重查明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数量、修建年代、材质、质量状况、工作状态、与地铁线路的位置关系等。当建筑物具有很大的破坏风险时,应遵循“先加固、后施工”的原则。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全程策划 在地铁项目立项以后、工程具体实施以前,应以地铁施工的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地铁公司可以自行完成或委托给有能力的咨询机构制定。明确项目总体目标、工作实施目标、阶段目标,制定安全方针。划分安全责任和职能,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见图1)。核心内容包括:确立项目组织体系和合作模式,清晰划分项目管理各方的安全任务/责任,明确各方管理要点;制订工程图1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结构图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彻查方案,划分不同地质单元,每种单元的主要地质风险要清晰,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风险的对应措施要明确,针对工程的地质特点、施工工法、城市环境,制定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安全施工措施,并对这些措施所能达到的效果有明确的预期。 图1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结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