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结合贵广铁路桂林北至定江左右客车联络线特大桥现浇梁施工提出了对预应力钢绞线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案,对确保预应力结构安全使用、最大限度发挥结构设计功能和使用寿命提供了经验。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t-in-place construction of the grand bridge in the North Guilin-Dingjiang left and right passenger train linking line of Guiyang- Guangzhou railway,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afe use of prestressed structure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function and service life. 关键词: 预应力;钢绞线;常见问题;处理方案 Key words: prestressed;steel strand;common problems;treatment scheme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125-02 1 工程概况 贵广铁路桂林北至定江左右客车联络线特大桥采用(60+104+60)m连续梁跨桂海高速公路,采用2-68m系杆拱跨桂黄公路。本桥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连续梁,先梁后拱施作系杆拱,现浇梁部支架。现浇梁预应力钢绞线时,有的张拉束钢绞线伸长量不够,锚下出现裂缝,严重破坏了预应力筋的整体受力状态,会缩短梁体的使用年限。鉴于此,施工时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优化施工方案,从而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 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不足 2.1 预应力张拉情况 用9-15.2钢绞线制作2-68m系杆拱梁部纵向预应力束,塑料波纹管成孔,内外径分别是70mm、83mm。在顶板和底板内安装预应力束,其中包括51束通长束,通过250吨张拉千斤顶单端张拉。以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的模式张拉预应力束,重点控制张拉力,同时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伸长量,允许实际值与设计值之间有6%的差值。张拉至底板束N11-3左束,按照设计要求,伸长量应该达到423mm,但是张拉时发出“嘭、嘭”的声音,经检查确定钢绞线伸长量仅为211mm,与设计值相差甚远。 2.2 原因分析 预应力管道堵塞、漏浆;千斤顶标定或预应力管道定位失准;钢绞线缠绕使摩阻力增大;设计计算所用钢绞线弹模值与实际使用的弹模值不一致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钢绞线伸长量不达标。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节点查找原因。 2.2.1 检查张拉设备标定 千斤顶和油表的标定范围准确,为保险起见进行了二次标定。前后两次标定结果基本一致,排除千斤顶和油表对张拉工序的影响因素。 2.2.2 检查张拉设备安装及配套情况 钢铰线、工作锚与夹片不匹配,会增大钢绞线与工作锚和夹片间的摩阻力,损耗张拉力,在这种情况下,钢绞线伸长量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经过一番检查,张拉设备安装不配套的因素可以排除。 2.2.3 检查钢绞线 对该批钢绞线二次取样送检。检验后发现,钢绞线的弹性模量是1.97×105MPa。而理论上,是通过1.95×105MPa的弹性模量来计算张拉力,因此可推算出实际检验结果对理论伸长量的影响是(1.97×105-1.95×105)/1.95×105=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