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压注工艺和钢管柱的施工方法 4.1 压注工艺 压注工艺流程一般为:堵塞钢管法兰间隙——清洗管内污物、润湿管壁——安设压注头和闸阀——压注管内混凝土——从排浆孔振捣混凝土——关闭压注口闸阀稳压——拆除闸阀完成压注 4.2 精度实现 采用精度为1/200000的自动安平投点仪、激光测距仪及前方交会法,确定梁、柱基础的中心位置和预埋件的精确定位。 4.3 钢管柱上口固定支架安装 混凝土工作台在人工挖孔之前先行浇注。即以中桩桩位为中心,自现况地面下挖3.5*3.5m见方、30cm深的土槽,延人工挖孔外轮廓线砌筑砖模,浇注混凝土。 施做方法如下图1: 图1 钢管柱上口固定支架平面示意图 4.4 钢管柱的安装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人员的到位,吊装机具的配置,自动定位器,钢管柱等材料的进场备置等。 (2)施工放线 在桩孔东西方向及南北方向各测设2点挂线,找到桩心位置,其水平位置误差不大于2cm。(下转第152页) (上接第120页)(3)钢管柱的吊装及固定 钢管柱由加工厂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出厂前,在钢管柱顶对称焊接设置一对吊耳,同时在吊耳侧加焊肋板,以确保钢管柱处于最不利位置时,吊耳不发生侧翻破坏现象。 采用两台吊车相互配合作业。一台主吊,另一台吊车辅助吊装,以防止钢管柱底部戳地变形。操作时一台吊车在钢管柱上端两点起吊钢管柱,同时另一台吊车起吊 钢管柱底部,使钢管柱上端起吊过程中,其底部脱离地面。辅助吊车缓慢放绳,待钢管柱完全垂直吊离地面,且相对稳定后,将其与辅助吊车分离。对准桩位、下放 钢管柱,慢插入孔。顶端采用型钢作井字固定,在型钢上焊微调器。然后对钢管柱上端精确定位,精确校正钢管柱顶纵轴线位置,垂直度后,定位后用工字钢将钢管 柱顶与预埋件焊接牢固。 由于钢管柱下端平面位置、标高、垂直度已由定位器确定,钢管柱上端空间位置校定后,即可认为钢管柱顶与管底在垂直方向投影重合,钢管位置已精确定位。 (4)灌注杯口混凝土 杯口处混凝土与桩基混凝土同标号(C30),当现场不好灌注混凝土时,采用水泥砂浆。施工时将注浆管布设在钢管柱管壁外侧,使用绑丝、利用钢管柱与顶板、中隔板、底板连接处的锚栓将注浆管固定,随钢管柱下放至杯口注浆底部。 地面设有注浆泵,注浆管为φ20塑料管,单桩布设三根注浆管。以注浆量控制杯口混凝土的灌注位置。 (5)钢管柱安装质量的检查 立柱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偏差在±5mm; 立柱顶面标高和设计标高偏差在0-20mm; 钢管柱垂直度为长度的1/1000,最大不大于15mm; 钢管柱顶面不平度在±3mm以内; 各柱之间的距离偏差7mm,各柱上下两平面相应对角线差允许偏差20mm; 立柱顶面不平度允许偏差±5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