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

时间:2014-10-04 15:32 点击:
摘 要:设计素描是从绘画转向设计的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结构认识与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理性表现等为主要目的,文章以设计素描基础对今后设计影响的重要性为中心,从要求造型能力扎实、表现技能娴熟、联系生活感受寻求创意灵感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摘 要:设计素描是从绘画转向设计的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结构认识与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理性表现等为主要目的,文章以设计素描基础对今后设计影响的重要性为中心,从要求造型能力扎实、表现技能娴熟、联系生活感受寻求创意灵感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说明了设计素描虽然是基础课程,但对今后的设计思维方法观念等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当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对设计基础技能掌握意义非同一般。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230-02 
 
  设计素描是从绘画转向设计的过程,通过素描课程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使用不同技法、手段、材质,尝试理性表现的艺术能力,为今后设计理念表达打下坚实的动脑动手能力。作为设计专业的造型训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描练习,一般不以写实再现为目的,而要求以素描为手段,利用创造性思维以主观设计性为动力,创造表现具有一定的审美性、装饰性或视觉心理上一种特定形式,并联系生活感受,情感经验及视觉审美等层面,表现特定的信息。通常设计素描分为结构素描和创意素描两个部分。 
 
  结构素描也称为“形体素描”,主要利用“线”为表现手段,不刻意强调光影与明暗,较注重物象结构特征的描绘,主要以理解物体分析结构为目的,事物的前后、内外关系通常用三维空间的形式展现,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的意识与理解力。创意素描通过素描造型的手段,以想象机制创造性思维结合不同媒介等,创造表现内在感受信息等的一种视觉构成形式,是激发创意思维想象,培养主观精神和内在情感感受表现的有效途径。创意素描对于想象力的开发与培养,直接影响到今后设计中思路和创意的表现。 
 
  设计素描从结构到创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从内到外,从表面到内在的科学训练方法,也是头脑由绘画转向设计观念的转变过程。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充分使两段素描课程能有效衔接,使得学生从基础到专业,从结构到创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学习过程。在近几年设计素描教学中也发现作品质量不高、创意缺乏等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尝试从以下思路与方法上提高设计素描教学的成效。 
 
  一、加强课堂训练效果,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造型基础能力。专业水平高低差距拉大,普遍基础造型能力下降,是近些年大学美术新生的普遍现象。美术应试式制度使得各类培训班层出不穷,各种考试包过二本、上重点大学的诱人招生宣传多不胜数,在短期的应试培训中教法花样繁多,摸准了评看试卷分值的标准,使得画面效果能够达到所谓的高分标准,实际上却缺乏对美术基础造型严谨的要求,这些弊端因素直接增加了学生今后进校教育的难度,也是为什么当下美术人才基础薄弱的直接原因。 
 
  对于刚进大学的新生,素描课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补课”,和纠正绘画毛病的修正课。甚至在教学中了解到,有些新生在考前学习素描还不到一个月时间,而且还是间断性的绘画学习,社会各类画班在训练中也不严格要求从几何体、静物等基础训练能力提高开始,而直接从人头像、半身像素描写生训练为主,只为应试,种种速成式的培训是一种照猫画虎的自欺欺人,害人害己。造型能力是美术表现的前提条件,而扎实的素描基本技能正是造型能力的关键,因此,在结构素描课程中应严格从石膏几何体、切面像、静物等基础性展开教学,从低到高、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增加学生对形体的理解力,对物象的感受能力,只有“悟”性提高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做到艺术表现上的准确生动。 
 
  二、掌握表现技巧上的娴熟能力。素描虽然用单色调表现物象,以黑白灰等突出物象的色调、空间等变化,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些方面的生动形象,就需要有娴熟的表现技巧为依据。对普通物象的描绘,首先要选好一个最佳的角度去构图,然后利用绘画中的透视原理、色调、质感等技法去综合塑造物象。结构素描虽然以线为主要表现形式,但利用线的长短、粗细、虚实等变化形成的画面,还是能让人感受到物象存在的环境,以及色调光影质感上的变化和黑白灰色调对比所形成的色彩效果形式,具有丰富的视觉美感与享受。而创意素描更是需要对透视、质感、色调等方面技巧上的娴熟把握,才能创造出感觉真实、生动的视觉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不同事物的对比所形成的画面训练,以及事物的局部或微观世界等视觉形式展开练习,注重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力,分析力形成,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表现心中对物象的感受。 
 
  结构素描以“线”为主塑造表现物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线”不是我们普通理解的线,可以通过不同绘画材料以及表现形式来获得“线”的概念,“线”是具有感情、情绪、个性等因素在内的具有生命的事物,缺少理解与分析发现所描绘事物,塑造的形体就算再准确,表现上只能是平淡无奇。创意素描的表现虽以材料形式创意为主,但归根结底需要素描、色彩基本功的扎实,以及对事物感知能力。再好的创意也需要合理的技巧形式来展现,因此上在教学中应把第一部分的结构能力与第二部分的创意表现形成良好的衔接,建议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尽量让设计专业教师担任,必定纯绘画专业教师与设计类教师对学生课堂作业教学要求有所侧重,会对学生手段方法思维培养上有所不同。 
 
  三、联系生活感受寻找创意灵感,打破常规思维。设计素描教学习作中不难发现,创意撞车,似曾相识的形式创意,创意匮乏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把美术本科教育当成今后工作的跳板思想作祟,也有缺乏对生活中事物认识与了解能力,更有兴趣单调视野较窄头脑里缺乏知识累积等情况。从接受教育到大学教育这个过程,多数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至上,考上名牌大学的思想导致了当下学生五谷不分、不食人间烟火的现象出现,其中当下流行的所谓青春偶像剧影响不小,只讲金钱消费,不讲知识劳动,成为社会的毒瘤。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要求没错,错在我们脱离现实生活太远。大学生缺乏生活实践机会,对社会事物了解较少,以书本知识为牢,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头脑创意的匮乏。背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初衷。 
 
  设计素描虽然作为设计课程的基础,但从中所养成的观念、思维逻辑、创意思维等会影响到今后的设计道路。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兴趣,提高审美意识形成,关注生活、了解植物、生物、科技等方面知识,注重形成一定知识累积,才能激发头脑风暴想象思维。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音乐、舞蹈、书法等方面的感受与理解来引入创意启发,指导学生创作表现创意作品练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缺乏胆量勇气、迟迟不敢动笔,有些思维意识表现局限在具象的形象上,用具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进而限制了创意表现。设计素描的创意与表现过程是一个理解消化、解构重组信息编码的过程,展现给信息受众又是一个信息理解消化、信息解码的过程,创意表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受众群体的综合素养的了解与把握,前提是当双方有一个共通的信息互换平台来作为依据,那么生活就是这个平台,因此上,设计素描的教学不光是注重技法上的培养,更应注重引入对生活、对事物、对文艺等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打破常规思想,获得灵感源泉,最终形成好的创意。 
 
  设计素描虽然是基础课程,但对今后的设计思维方法观念等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缩减合并一些理论课程,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取得实质上的教学成效,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强,李玉波.图形语境[M].上海三联书店,2007. 
 
  [2]杨德林.创意开发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陈丹青.退步集续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