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让“幼稚”教育走向成熟

时间:2013-10-28 17:17 点击:
幼儿园因为教育对象幼儿身心稚嫩,又称幼稚园。然而,幼稚园不等于教育可以幼稚,“幼稚”教育更不应该是幼稚的教育;恰恰相反,“幼稚”教育更需要“成熟”。成熟的“幼稚”教育应该有三大特征:机体成熟、机能成熟和机制成熟。成熟,需要理性,需要情感,需
  一、"幼稚"教育需要机体的成熟
  "幼稚"教育"机体"成熟的标志当首推"头脑",对幼教重要性的认识是"机体"成熟的"第一性征"。幼教是一种母教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七岁前的教育,除了家庭教育,主要就是幼儿园教育。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一生所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育是在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由此可见,从小养成良好人品人格、习惯方法何等重要,而这方面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其关键期在幼儿园,是幼儿园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幼稚"教育思想的成熟,是"幼稚"教育"机体"成熟的"第二性征",是"机体"是否开始发育的直接表征。年前某地一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活动:给100多个"自由恋爱"的幼儿举行结婚仪式。一对对小"新郎"和小"新娘"手拉手,在《婚礼进行曲》中步入"婚礼"现场。按照大人结婚的程序,新郎和新娘都要接受询问、宣誓。其间主婚人还会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和你选择的另一半结婚呢?"所有"新人"都异口同声:因为我爱他(她)!小"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像小天使一样漂亮。而小"新郎"则在询问结束后单膝跪地给小"新娘"戴戒指,小"新郎"和小"新娘"相互拥抱。这个活动引发了一场争议,孰是孰非当然不能一言蔽之。凡事都有利弊,但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利弊权衡问题。教育应该有这样一个原则:如果"弊"越过了一定底线,则再有利也当舍之。教育活动,好主题不一定能得到好效果,貌似不妥的活动也并非不可取,关键是整体的设计和对过程环节、方式方法的把握,而这只有教育思想的成熟,才能有"成熟"的把握。
  促进"幼稚"教育"机体"发育健全,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成熟地来把握。譬如,幼儿教辅活动场所专用教室之类硬件,都是"幼稚"教育的"机体",而这些在生源充足扩班之时却经常改装成班级教室之类,一味压缩,是真正因为承担"让幼儿受教育"的责任,还是冲着眼前一己经济之利?动机目的问题能反映举办者办"幼稚"教育的成熟度,反映"幼稚"教育主办者是否大气和对"幼稚"教育是否敬畏。
  二、"幼稚"教育需要机能的成熟
  "幼稚"教育的机能是否成熟有三个主要标志:"幼稚"教育的情感态度方式方法、"幼稚"教育教师的素质素养和"幼稚园"对家庭教育的主导力。
  幼儿园教育对象之特殊不单只在于身心的"幼稚",还在于生理之差异:"小孩身心,大人脑量。"孩子4岁时脑重就为出生时的4倍,已经与成人接近,但此时体重仅为成人的1/3,整个人体人脑先发育。而身心却十分的娇嫩,有着十分的"童稚、童真、童趣",需要充分和科学的呵护,更需要特别"成熟"地对待。幼儿教育正如整座新房的首次"装修",首次"装修"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装修不妥,需要翻新重来,而人之"装修"岂能像房之装修那样重来?认识和思想固然重要,过程和方法同样不可忽视。但教育之过程方法是一种气质,不是只凭管理和技术就完全能解决的,"幼稚"教育的情感态度方式方法说到底在于"幼稚"教育教师的素质素养。
  时下,各地对幼儿园教师性别优势之争与学历高低之争颇是热闹。确实,任何一个行业,成员清一色的性别都显单调和缺乏朝气,不论以何性别为主导的行业,有异性的加入都能提升行业色彩,而且即使单纯的技能层面也不乏异性优势而促进行业的专业发展,像服装设计、裁缝厨师等等,顶级大师反过来都是男性占多。很多幼儿园都想招聘男教师,但目的是什么,达到目的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本质是否单凭一个"男"字就能解决?学历上,更能一目了然:研究生的达成指标与幼儿教师素质素养指标是否一致?如果研究生能去从事幼儿教育,自然是件好事,但若是从提升幼儿教师素质角度来看,打个比方,就像孩子明天去参加幼儿园庆典活动,妈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孩子穿什么风格的服装,而不是考虑尺码、面料。不从本质上去看机能如何成熟,就无法让机能真正成熟。
  幼儿园与家庭的融合度,是"幼稚"教育机能是否成熟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幼儿的身心特点和生活方式,决定家教对"幼稚"教育的影响十分重大。"幼稚"教育的一大使命是对家庭教育需要专业指导,只有幼儿园与家庭高度信任和亲和,才能提高对家庭教育的主导力,实现家园一体的教育境界。"幼稚"教育需要走进社区,也需要充分开放和接纳家长。
  三、"幼稚"教育需要机制的成熟
  毋庸讳言,如前面所述,"幼稚"教育的成熟度,师资的素质素养是无法跨越的一个重要环节。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幼儿园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要加强师德教育,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然而,比起师资原生态产生机制来,幼儿园层面,哪怕教育行政层面的努力也无非只是在"螺丝壳里做道场"。
  时下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原生态"制造"是何种状况?在"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学前教育专业"大多因是"职业培养"而被列入"职业教育"系列,"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自然而然也进入到了"职业学校"的招生格局中。在现实语境下,"职业学校"的招生分数线基本上处于象征性的层次。幼儿教育特别需要习惯、情意,而不仅仅是技术技能,也许在自己的"幼稚"阶段习惯、情意已缺乏了的学生进入了"学前教育专业",成了"准幼儿教师",再加之其它方面机制、体制因素,幼儿教育的社会地位每况愈下,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即便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呼吁全社会必须重视幼儿教育,而我们也能随处听到"幼儿教育的春天将要来了"这样的欢呼声。可是"幼稚"教育师资原生态产生机制的不成熟成了"幼稚"教育成熟的先天致命障碍,这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科教兴国"、"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不应该只是一个概念和口号,而更应该是一种全面顶层设计下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只有解决了"幼稚"教育政府层面的机制问题,"幼稚"教育成熟的春天才可能真正来到。
  成熟,需要理性,需要情感,需要行动,但更需要一个体系性成熟,而不是只寄希望于某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有望"幼稚"教育不幼稚。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