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浅谈

时间:2014-04-01 15:11 点击:
摘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大量需要专业技术人才。面对良莠不齐的职校生源质量,如何向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务必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才能适应现

  摘要: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大量需要专业技术人才。面对良莠不齐的职校生源质量,如何向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方式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务必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管理;学生管理

  虽然中职教育发展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困扰和制约,但最为核心的任务是中职学校应该与时俱进,转变学生管理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当前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要求并不高,而对于沟通、合作、执行力等要求较高。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作为中职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

  1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1.1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现状

  我国教育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的规模逐年扩大,教育需求得到满足。而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来自于升学无望的初中学生,这部分学生的个人问题普遍且明显:

  (1).身心未成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上的急速发育,但是心里还停留在以前的阶段。通过调查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家庭问题。家庭问题导致这些学生疏于管理,在初中未能在学习上取的成功,过早的步入社会,沾染一些社会习气。表现在心理上自卑虚荣、盲目冲动;性格上的倔强孤僻、自私自利;行为上吸烟喝酒、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沉迷网络等。但是,中职学生生性活泼,易接受新思想。他们也希望被理解、被尊重、被关怀,也渴望取得进步。

  (2).学习动力不足这些学生在初中学习不得其法,致使学习困难呢重重,在心理上已经放弃了学习,一直在逃避学习。能到职校来的学生不情不愿,毫无学习目标,学习功利性很强,总想一蹴而成。但终因基础薄弱,学习不得法,又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1.2中职学校教育管理现状

  中职学校在学生管理上缺乏自身独特的管理手段,大多套用普通教育的学生管理方法,这种简单“移植”的做法难以实现对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针对性管理,因而导致许多中职学校出现了学生“管不了”和“管不好”的局面。中职学生管理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关键的因数是管理者在管理理念上存在诸多的弊端。如果不加改变,必然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具体的来说:

  其一,简单化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以“管理者”为中心,强调对学生的约束规范和适应等,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权益诉求,无法达到有效管理的目标。

  其二、功利化过分追求短期和眼前,追求短期效益和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功利性太强,精神安慰明显不足,人格关注有心无力。利益驱动使得人失去方向而朝着利益的方向奔跑。一切向“钱”看,并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

  其三、封闭化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一些学校管理者的短期效应。但是教育不是管教,学生不是犯人。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性人才,不是统一划一的产品。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压制了学生的纯真和创造性。这和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理念相背离。

  2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对策

  2.1转变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中职学生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其核心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反映。

  首先,“以人为本”要求理解学生。所谓理解就是站在他人角度,替他人着想的一种情感认同。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身心的不成熟,表现在言语不得体和行为上冲动。年龄的差异构成的人际隔膜、心理距离和理解障碍造成所谓的“代沟”。只有通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路线和行为逻辑,才能把准脉搏,对症施治,而不致于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思想标准和认。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