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青团组织要在实践中激励大学生为实现“梦”而奋斗 1.帮助创业。目前,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很多大学生寻求工作的心态保守,只想找个安逸稳定的工作,宁愿死在“编制”里,也不愿意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大胆创业。国家的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经济不断发展才能捍卫国家在世界各国中稳健的优势地位,而国家的进步不能缺少青年人的努力和奉献。共青团组织应该在各种场合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且采取一定的手段帮助他们。比如有些大学生有创业的打算,可是在注册公司、纳税申报、申请专利、寻求贷款等方面存在很多困惑,团组织可以邀请工商、税务、银行等系统的工作人员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校外指导老师,介绍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积极鼓励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业中的困难给予具体的帮助。通过这些帮助,鼓励激发广大青年开辟事业新境界的热情,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奉献青春和智慧,为实现“梦”镌刻下闪光的足迹。 2.丰富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团委在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大学生走访红色基地、名胜古迹,体验艰苦生活,感受朝代更迭、历史前进的必然与艰难,感悟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参观景点的形式凝聚青年,可以增加大学生暑期实践的动力。带领学生走入农村、企业,调研他们的经营困难,带着问题重返校园,设立科研项目,真正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经过多形式的社会实践,坚定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高昂的爱国热情、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引导他们踏踏实实为实现“梦”而努力奋斗。 3.加大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团委要不断完善竞赛激励机制,优化科技创新政策,调动师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举办多样化、低层次、全覆盖的创新创意系列活动,通过新颖的活动设计和有趣的比拼方式,实现科技创新的零门槛参与。这样可以促成大学生刻苦钻研,最终获得科研成果,提高国家整体的科研能力,并适时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的富强和发展、推动“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4.鼓励各类志愿服务。共青团组织应组织每一位大学生定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多种形式满足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兴趣和实践要求,带领青年们主动关心弱势群体,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如关爱留守儿童、关心空巢老人等。通过志愿服务,形成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基层、在艰苦地区锤炼才干,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努力在实现“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敢、智慧、勤劳、拥有美好梦想的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需要每一位青年大学生的参与。基层共青团组织要在思想上引领他们,在实践中指导他们为民族梦想的实现而奋斗,激励青年大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 [参考文献] [1]夏斌.“梦”必将成为时代强音[N].解放日报,2012-12-03. [2]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梦”[EB/OL].http://ncws.xinhuanet.corn/politics/2012一11/30/c_124026690.Htm.2012-11-30/2012-01-18. [3]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爱国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J].求是,2009(01). [4]蔡毅强.大学生对国家强盛的关注与行为取向——论民族复兴之梦与大学生的行为自觉[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5]公茂虹.解读梦[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