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健康第一”的评价体系 当前各个教育环节都是极为复杂的,如果说依然以传统的量化指标来作为评判标准,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指标,那么就要完全失去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所在。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学生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差异性,而个别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强项,也许别人就无法达到,这就在无形之中对弱项学生带来了上海。所以,评价体育成绩的眼光不应当仅仅只是局限在量化的成绩指标之上,还应当更多的对学生潜能等各个方面进行挖掘。而依据健康第一的理念:体育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应当互相结合,并且通过理论评价以及实践评价的方式来切实有效的促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具有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和学生相融合,建立起多元化、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其评价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当更多的向人性化方面发展,不能够仅仅只采取一个结果来做决定的方式,应当更多的利用自我纵横发展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指标。 2.体育课成绩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并体现重点 体育课在进行成绩内容评价的过程中,务必要包含有治理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两个方面。目前绝大多数体育成绩评价,都仅仅只是将运动技术当做是一个核心评价模式,但是这方面是属于非智力因素,其评价的具体结果,直接受到学生身体基因不同的影响,这对于全面素质教育发展来说,不符合要求。 3.体育课成绩评价要体现人性化 体育课成绩评价要调节各项考核内容所占总分数的比例,并体现人性化,严禁以相同的尺度、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这一评价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用统一的标准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做法是值得重新审视的,应该改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课评价体系之中,其评价的内容务必要全方位的覆盖,不仅要涉及到终身体育知识、体育理论、体育能力,还必须要有意志力、组织能力、创造力等多个方面的全方位发展,同时,其评价体系自身还应当保持着形式多样化、标准个性化、人性化等多个方面的特性。如此以来,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浓厚兴趣,并且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体育理念,充分体现出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海霞.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1) [2]孙利亚.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讨[J].体育世界,2008(3) [3]孙宇航.高校素质教育下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 [4]闵捷.普通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研究[J].网络财富,20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