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品德养成,始于心而止于行(2)

时间:2014-04-26 17:01 点击:
二、成长评价,激发德育的内驱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说学生是自我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者,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评价、自我激励等心理活动,达到规范自我的言行、形成良好习惯的

  二、成长评价,激发德育的内驱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说学生是自我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者,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评价、自我激励等心理活动,达到规范自我的言行、形成良好习惯的目的。道德教育只有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启动学生的内驱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成长起来。

  素质教育提倡多元的评价方式,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并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班主任通常把成长档案放在学期末填写,带有随意性,变成了鉴定书,老师填写难,学生看着也反感,最终会流于形式。如把评价记录放在每周周末和每次集体活动之后填写,细化评价内容,重视自我评价,注重过程的记录,效果会截然不同。每一周我都让学生进行一次自评,先在小组里对自己一周表现从多个方面做个自我评价,再让组里其他同学发表意见,然后在自己“每周一评”的本子上纪录得失,评定等级。翻开成长记录册,学生会看到自己每一次细小的进步和轻微的过失,听到成长的声音。“我成长,我快乐”成为追求上进、自我约束的强劲内驱动力。到学期末汇总时,学生看到一路走来的坚实脚印,抽象模糊的成长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喜悦。有始有终的评价、反思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礼仪实践,强化学生的德育养成

  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德尚礼,把礼仪作为立身处世的规范准则,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在新时代,礼仪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和提升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讲究“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结合,而落脚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行”。我们在平常的班级德育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注重“知”的强化,而忽视了“行”训练。这是导致德育教育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教师天天讲为人处世、立志修身、爱校爱国的道理和要求,“大”而“空”的道理让学生感到渺茫而又无所适从,难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去。即便是部分要求有具体的行动,也常常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而礼仪教育使得德育教育生活化,不论是“讲道理”还是“训练”,总是着眼于一个具体“行为”的养成,这恰恰改变了德育重“说教”轻“养成”的弊端,突出了德育的实践性。

  在班级管理中,我把“文明礼仪伴我行”贯穿学期始终,通过“文明礼仪我自知”“文明礼仪故事会”、创作表演礼仪小品、文明小卫士、礼仪标兵评选等活动强化由“知”到“行”的转变。设置文明礼仪监督岗,由每周评出的文明小卫士、礼仪标兵评任监督员,要求抓细节处,并用最文明的方式处理不文明的事情。长期坚持礼仪教育,学生的衣着、谈吐、举止、交往、集会等方面的表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会了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变得乐观豁达、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个人素养明显提高了。

  德育教育是一项繁杂的工作,期间必然会出现许多新的课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有人说得好,“读不出学生心灵深处的音符,就弹不出赢得知音的乐章”。只要我们走近学生,研究学生,呵护成长,共同进步,就一定能把德育工作做得高效有新意。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