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的学生李金红,是中层生,学习基础好,初一时候的成绩是年级前五名。初二后纪律散漫,无心向学,不完成作业,吸烟、迟到等现象每周都发生,经常被科任教师、学校领导投诉。作为班主任,我把他当做“班宝”级人物,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象。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打电话向他家长汇报,以为通过家长的力量来给他施压,就可以改变他的学习态度。可他不吃这一套,一个学期下来,思想行为都不见有丝毫改变,最后不得不通知家长到校,三方面“会晤”。我想,这一次应该会让我轻松了吧。谁知不出三天,他又旧病复发,又挨政教处抓了。我非常生气,又打电话向他的父母告状。这回他父母的态度来了个360度大转弯:“你就是针对我的儿子”。听到这句话,我火冒三丈,如果不是要保持教师风度,我肯定跟他大吵一场。强忍着心中的愤恨问:“为什么说我针对他呢?有必要吗?”家长终于道出了实情:原来跟他儿子违反纪律的还有其他人,每次老师就只抓他一个。 静下心来分析这件事,大家都有不对之处。我先从自身反省,犯了以下的错误: 错误一,是操之过急,对学生期望有点过高,而忽略了事物发展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 错误二,是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犯错。学生犯错,思想上处于痛苦,惶惑和不知所措时,极需要班主任的安慰、信任和谅解。我不但不去开解他,反而向他家长告状,无疑就是火上加油,把他惹毛了,他就故意跟我对着干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国文豪雨果曾有一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班主任要容短,要善于机智地“诱导”、“点拨”,这样给自己也给学生留下了发展空间。 错误三,是对学生缺乏耐心教育,表扬少。班主任平常与学生接触得最多,时刻都要放下架子,“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的与他们交往,做他们思想上的朋友,遇到任何事不妨都听听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的态度如何。然后跟他们一起商量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老师负责监督,共同努力,学生才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在监督的过程中,学生也许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老师还得耐心的给他们改过的机会。班主任切忌有什么事情就向家长报告。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尽量把它放大,在适合的场合表扬他,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也许就会改变他的一生。 错误四,是不能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往往会在学习成绩和纪律方面论英雄,经常会对好学生偏心,而对差生缺少爱心。即使犯了同样的错误,得到的教育也不同。就因为自己不经意的偏爱,让李金红产生逆反心理,从而破坏班级的和谐氛围。因此,老师要少偏心,多爱心,要一视同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捧着来的一颗心,首先应当是爱心。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我的带领下,112班纪律、学风、班风等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样也存在很多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会更加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注入耐心,爱心,恰当运用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争取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宁主编《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2] 王宁主编《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3]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下)1982,263 收稿日期:2014-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