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商业银行内部缺少长期战略 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上来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指导思想以及战略方针依然是银行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而银行自身定位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的缺少导致了商业银行本身缺乏长期的经营战略目标。面对这种情况,虽然有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在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好,并且银行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并且在其发展战略上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包括:对于信贷政策的规划、银行内部管理系统、银行风险监控、银行的整体运营策略、银行的营销策略等。所以导致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主要原因是,各家商业银行的经营度极其相似。 3.2 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层层分解的目标考核机制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并且还丰富了客户的资源以及个人化的营销模式,最为明显的竞争是存款竞争。在这种营销模式下,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对于企业自身的竞争核心力一般都是严重缺乏思考的,这也是导致银行服务低下的主要原因。对银行的存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综合金融服务管理造成了忽视,进而使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3.3 缺乏应对能力 鉴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环境比较特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严重,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的不均衡,而且商业银行的风险也正在逐渐的加大,最终导致了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出台任何一部完整的风险机制管理体制。商业银行缺乏风险管控的主要表现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比较集中,多数以房地产行业为主,在房地产行业到达拐点后,其信贷风险依然会持续加大。地方的融资平台债务也依然存在风险,面对债务带来的压力,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比较少的地方,给政府是否能够按期进行偿还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给银行理财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4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 在当前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与我国的金融形势相结合,对于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作出了积极的思考,在优化自身经营模式的同时,实现了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 4.1 加强对企业转型的思考 应该加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思考,与经济发展的银行长期目标相结合,取长补短,最终促进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银行的转型,近几年来,利率市场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比较深远,而且商业银行的业绩表现的影响也比较显著。传统的信贷发展空间以及业务盈利空间有所缩小,在银行的转型方面还可以继续向中小型企业的信贷业务上进行转型,继而降低了存贷利差收益。 4.2 建立企业内部评级制度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在银行管理中的意义比较巨大,所以在实践中可以表明,各股份制银行只有继续的加强风险管理,并且提高个人意志,完善银行内部的信用评价机制,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 4.3 制定客户营销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银行间的竞争力日渐加大,我国的股份制银行已经意识到了客户是影响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此同时,银行经营体系发建立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只有不断地提高银行的服务质量,真正以客户的自身利益出发,做到“以客户为本”,制定有效的客户营销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