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要解决当今社会新闻传播伦理缺失的现象要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加强法制建设,通过强制手段遏止新闻传播伦理缺失现象的孳生。法制是道德的延伸和保障,是道德自律、他律的有力补充。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因为社会是指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而结成的人们的总体,法律的调整是指向人们的行为,是对人们行为所设立的标准,即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惩治新闻领域的失德现象,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关键之举和行之有效的长远的方略是完善我国的新闻传播法律体系。目前,我国虽然有适用的相关法律来界定新闻传播的传播权力和义务,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专门的新闻法或传播法,所以迫切的需要一套专门约束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规范,对新闻传播中的失德和违法行为进行强制性制约和规范,维护整个社会的新闻传播秩序。
其次,加强媒体以及媒体从业者们的道德建设。在新闻伦理研究中,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准则往往被视为重中之重,因为新闻伦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职业道德的教化,所以加强新闻传播者的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就显得尤其突出了。新闻媒体虽然不具有绝对一致的道德规范,但是并不缺乏共同的伦理取向,所以,要想解决当今社会新闻传播失德的现象,需要切实加强相关媒体和其媒体从业者们的道德建设,新闻传播理念是支撑整个新闻媒体传播行为的灵魂,它决定新闻媒体的传播动机,制约新闻传播的信息性质,影像新闻媒体对社会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的塑造,只有有了正确的新闻传播理念,才能够使竞争机制得到完善,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合理合法的竞争环境。
最后,提高新闻传播者的待遇,也是解决新闻传播伦理缺失现象的手段之一。虽然新闻媒体以社会公众利益作为存在的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闻媒体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的实体,因此,新闻媒体在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以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出现新闻传播伦理缺失现象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当前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普遍较为堪忧,正如前段时间热播的韩剧《匹诺曹》中所呈现一样,一些新闻工作者常年奔波在外、生活作息时间颠倒、为抢到独家新闻而不眠不休,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取得更大的自身利益,新闻工作者们能否落实职业道德,是值得人们仔细考量的。所以,只有合理的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薪资待遇,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达到公平公正、合理合法,这样才能推动新闻伦理道德建设。
四、结 语
当前,我国新闻失德现象极其严重,各种新闻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新闻传播伦理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新闻在社会上的公信力,使得大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所以加强新闻传播伦理建设,不仅可以重塑新闻传播的公信力,还可以带来新闻传播效果以及效律的最大化,这也是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本文从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入手,剖析新闻失德的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究社会转型时期的新闻传播伦理道德建构的相关对策,以期引起大众对新闻传播伦理的重视,为整个社会的新闻伦理秩序的形成提供一点有用的参考。
参考文献:
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黄瑚.新闻伦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李智慧.新闻伦理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陈文锋.论道德对媒体的伦理规范[J].云梦学刊,2003(5).
王军丽.论新闻伦理学视角下传媒人文精神的缺失[J].新闻知识,20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