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女垂直距离>13 mm,或<5 mm;男垂直距离>14 mm,或<6 mm。 1.4 统计方法 对该研究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讨论 颈椎病具有病情复杂、迁延不愈、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常表现为骨刺形成、椎节失稳、韧带肥厚、椎节松动、髓核脱出或突出、椎管狭窄等[3]。该病并发症较多,患者可伴有颈心综合症、吞咽障碍、胸部疼痛、视力障碍、下肢瘫痪、高血压颈椎病等,甚至出现猝倒,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维护患者健康。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多种检查方式逐渐运用到该病临床诊断中,如椎动脉成像、CT、MRI、脊髓成像等检查手段。与椎动脉成像、CT、MRI、脊髓成像等检查方式相比,X线检查具有检查快速、经济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在该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用价值较大。 X线检查通过不同体位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病变程度、部位及范围,对其他类似病变能准确排除,是临床上诊断该病的常用方式[4]。X线能够有效检出椎体滑脱、骨质增生、曲度改变、关节退变、椎间隙狭窄等,正位片能准确检出关节突、钩椎关节、钩突等肥大增生且向侧方突出,左右斜位片能准确检出椎间孔改变,后伸侧位片及前屈侧位片能准确观察到椎间隙宽度改变、病变向后成角等特点。第3~7颈椎为普通颈椎,椎体呈前低后高特点,而间盘特点为前高后低,由此决定颈段脊柱特定的生理曲度,因此X线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则可以提醒颈椎间盘病变。钩突是指普通椎体上后外缘嵴状突起,椎体下后外缘有凹陷状斜坡。受脊柱的生物力学和年龄增加的影响,X线中钩突骨质增生逐渐明显,从而引起颈椎病[5]。关节突关节位于椎体后方,由邻近椎体的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应组成。在生物力学、年龄增加的作用下,关节突对前方椎间孔颈背神经根进行挤压,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颈椎病临床症状。 在该研究中,对研究组进行X线检查,诊断准确率是94.55%;进行CT检查的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是80%,研究组较高,表明X线在颈椎病诊断中应用价值较大,诊断准确率较高。骨质增生是该病的主要X线征象,占94.55%,好发于患者中下颈段,考虑是因软骨退化造成椎间盘狭窄,椎体变形,纤维环移位受到的压力明显增大,引起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尤其后下缘增生,导致骨刺形成,并对神经根和椎动脉造成压迫,从而引起相应的体征及症状。曲度改变是由于患者颈椎发生退行性病变,造成椎体、韧带、关节稳定性大大丧失而引起。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曲度改变不单独存在,多与椎间孔改变、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征象同时存在,因此,诊断时应将颈椎病曲度改变与炎症、损伤造成的曲度改变相互诊断。在X线检查下,骨质增生程度、范围、部位、颈椎生理曲度、椎间孔改变、韧带改变、椎间隙改变及椎体改变等均能清楚显示,由此可见,X线检查对于该病患者具有典型征象,可对大多数颈椎病进行快速、准确诊断。 综上分析,X线诊断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应用价值较大,且简便、经济,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宁爱东.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3,15(12):58-59. [2] 邵丽希.刘岩.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技术,2013,13(18):62-63. [3] 朱宪增.46例颈椎病的X线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6):75-76. [4] 靳福强.439例颈椎病X线诊断分析探讨[J].河北医学,2013,11(14):50-51. [5] 龚志刚.颈椎病X线平片影像学诊断(附373例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17(20):55-56. [6] 王林,贾亚飞.浅谈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海军医学杂志,2012,18(21):55-56. [7] 王学海,马彪,成齐.颈椎病100例X线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分析[J].中原医刊,2013,19(20):52-53. [8] 杨菊霜,陈宏,刘钢.颈椎病400例X线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 17(11):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