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蒂扭转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蒂扭转的CT征象。结果 11例中,CT表现为肿瘤蒂部实性团块11例、瘤壁偏心性增厚且与蒂部相连10例、卵巢血管的充盈或不连续8例、瘤壁轻度强化或不强化7例,子宫偏向扭转侧5例,肿瘤内或肿瘤蒂部出血3例。结论 卵巢肿瘤蒂扭转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可清晰显示这些异常征象并为早期诊断做出有益提示。 关键词:卵巢肿瘤;扭转;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卵巢肿瘤蒂扭转被定义为肿瘤沿其蒂部长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据报道其为妇科第五大常见急症,发病率约2.7%[1-2]。因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诊断也常漏诊。笔者搜集我院近年来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旨在提高对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断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0月~2014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并发扭转的患者11例,年龄12~78岁,平均36.4岁,扭转程度180°~720°,主要临床表现:腹痛、恶心呕吐、经量增多。 1.2方法 采用西门子Sensation Cardic 64层螺旋CT机,层厚5 mm,层间距5 mm。扫描前充盈膀胱,扫描范围为双肾下极水平至盆底,11例平扫,其中9例增强扫描,造影剂选用碘海醇(350 mgI/mL)100 mL,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记录是否存在肿瘤蒂部实性团块、卵巢血管的充盈或连续性中断、肿块壁的增厚及有无强化;是否存在子宫偏位及肿块的出血。肿瘤蒂部实性团块表现为肿块与子宫间不规则形或条状软组织密度影,出血定义为平扫CT值>50 Hu。 2结果 11例中,CT表现为肿瘤蒂部实性团块(11例)、瘤壁偏心性增厚且与蒂部相连(10例)、卵巢血管的充盈或不连续(8例)、瘤壁轻度强化或不强化(7例),其余CT征象包括子宫偏向扭转侧(5例),肿瘤内或蒂部出血(3例),见图1~4。 3讨论 卵巢肿瘤蒂扭转是妇科急症,早期诊断与外科手术可以防止附件发生坏死与腹膜炎,甚至可以保留卵巢的功能。然而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表现常常与附件脓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破裂、阑尾炎等急腹症相似,实验室检查也不特异,外科手术常被延迟。由于近年来CT在急腹症中的广泛应用,卵巢肿瘤蒂扭转的CT征象逐渐被认识。 卵巢肿瘤的蒂包括卵巢悬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当发生扭转时蒂部增粗,CT上表现为实性团块,位于肿瘤与子宫之间,其被认为是最特异性的征象[3],可能与蒂部的充血水肿及输卵管的增粗有关。王昭君等[4]研究指出卵巢囊性病变蒂扭转均可见囊实性双肿块。本组11例均可见肿瘤蒂部实性团块,可见此征象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文献报道扭转发生时,肿瘤壁光滑增厚为一常见征象,可以是均匀性或偏心性增厚。而增厚的壁与蒂部实性团块相连可以作为扭转的可信证据[5]。本组除1例卵泡膜瘤外,其余肿瘤均见到偏心性壁增厚与蒂部实性团块相延续,与Rha等研究相符。而本组中卵泡膜瘤为乏血供实性肿块,如有增厚的壁,也较难与肿瘤的实性成分区分。当卵巢肿瘤沿其蒂部发生扭转时,首先静脉和淋巴道回流受阻,导致卵巢淤血、水肿;后期动脉累及,导致缺血及出血性梗死。因此推测瘤壁增厚的原因可能为淤血水肿或者出血,早期累及肿块近扭转处,表现为偏心性壁增厚,随着时间的延长或扭转程度的增加,病变范围扩大,甚至可造成均匀性壁增厚。本组病例未见到均匀性壁增厚,可能与病例较少有关。此外,本组见瘤壁轻度强化或不强化7例,它表明卵巢水肿至梗死的进展过程。然而强化的存在也不排除扭转,因为当扭转为间断性的或扭转较早期血供可正常,本组中有1例瘤壁可见到明显强化,原因可能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