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15-01-27 16:24 点击: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49例)和无脑积水组(270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 结果 脑积水组与无脑积水组患者的硬膜下及脑
  [摘要]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49例)和无脑积水组(270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 结果 脑积水组与无脑积水组患者的硬膜下及脑内血肿、开放性损伤、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P<0.01),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保护因素(P<0.01)。 结论 开放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保护因素。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脑积水;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b)-0051-03

  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去骨瓣后,因颅腔失去了相应的保护作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脑室可发生变形、移位,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吸收等,容易诱发脑积水[1-2]。因此脑积水是重型颅脑损害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严重的脑积水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1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术后随访6个月,随访资料完整。入选标准:①重型颅脑损伤;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8分;③行开颅手术治疗。排除年龄<16岁、入院3 d内死亡、慢性颅内血肿、放弃治疗者、伤前已有脑积水、严重复合伤。其中男199例,女120例,平均年龄(46.1±5.8)岁,入院GCS为(7.1±2.2)分。

  1.2 方法

  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和无脑积水组,其中脑积水组49例,无脑积水组270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颅内血肿位置、是否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情况、硬脑膜敞开情况、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情况等,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脑积水组与无脑积水组患者的硬膜下及脑内血肿、开放性损伤、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开放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去骨瓣减压术、硬膜敞开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P<0.01),而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保护因素(P<0.01)(表2)。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