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基于PubMed数据库近十年国外针灸治疗偏头痛文献计量分析(2)

时间:2015-03-31 11:47 点击:
PubMed数据库收录国外作者在2004-2013年发表偏头痛文献88篇,年度分布见图1,发表文献数量总体保持平稳趋势。 2.2 国家分布 当前国外开展偏头痛研究的国家有14个,其中美国发文31篇,占35.23%,居于世界首位,发表
  PubMed数据库收录国外作者在2004-2013年发表偏头痛文献88篇,年度分布见图1,发表文献数量总体保持平稳趋势。 
  2.2 国家分布 
  当前国外开展偏头痛研究的国家有14个,其中美国发文31篇,占35.23%,居于世界首位,发表文章数量排名前5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共发表文章76篇,占总文献量的86.36%,见表1。 
  2.3 期刊分布 
  对刊载偏头痛文献的分布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88篇文献分布在61种期刊中,前10种期刊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34.09%,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期刊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见表2。近十年{Headache}期刊发表文献6篇,占总发文量的6.82%,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 
  2.4 高频主题词统计 
  88篇文献共收集的主题词+副主题词共1 016条,进行归类合并后统计分析,截取频次大于4的37个主题词作为高频主题词,累计占全部主题词+副主题词的33.36%。这37个主题词体现了当前国外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热点,见表3。 
  2.5 主题词及副主题词聚类 
  通过Bicomb生成高频主题词及副主题词词篇矩阵,利用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资料的Ochiai法,生成聚类图,高频主题词及副主题词被聚为2类。聚类图纵轴的文字是主题词及副主题词并对应着排序序号,横轴数字表示高频主题词之间的距离,见图2。由聚类图可以看出近10年主要侧重于两个研究方向,为偏头痛领域的研究热点。 
  2.5.1 偏头痛治疗研究Plank s等对2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了12周的针灸治疗,通过治疗发现患者减少了头痛的发作频率和强度。但认为针灸是一种个体化治疗,针灸治疗偏头痛仍缺少标准化的治疗方案。SunY等对1966年至2007年的31项针灸治疗慢性头痛包括偏头痛治疗的文献做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认为针刺穴位治疗效果优于假针灸和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改善了偏头痛患者的强度和频率。 
  2.5.2 偏头痛预防复发研究 英国的Andrew等对4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针灸治疗3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明显,通过针灸治疗偏头痛,患者减少了用药和就医时间。Klaus Linde等就针刺与托吡酯预防偏头痛进行了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将66名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托吡酯组,托吡酯组用药计量从每日25 mg逐渐加大到每日100 mg,治疗12周后发现针刺组的预防性治疗效果优于托吡酯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针刺组为6%,托吡酯组为66%。Andrea Streng等比较了针灸和美托洛尔在预防治疗偏头痛上的有效性,他们对114名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12周,认为针刺有效,针刺是在患者不愿或者不能使用药物治疗时的预防治疗选择。 
  3、讨论 
  文献计量学方法是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国外针灸治疗偏头痛近10年文献的统计分析,了解了国外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规律和方向。发文量随时间的推移每年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表明了国外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研究关注不足;发表的文献所属期刊呈中心性聚集分布,形成该领域的核心期刊;对发文国家统计发现对偏头痛的研究以欧美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研究文献有限。上述研究热点对针灸治疗偏头痛进行预防性治疗和降低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及强度的效果予以肯定。从国外研究文献上看,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基础研究较少,临床文献较多,在治疗标准上采用了医学通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使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评价具有相对的可靠性。但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要得到国际上进一步的肯定,还需要加强国内外行业交流合作,对此进行多中心、多角度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 
  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对高频主题词及副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对近10年国外针灸治疗偏头痛相关文献统计,客观地分析了国外针灸治疗偏头痛文献的年代分布、国家分布、期刊分布、热点研究方向。针灸是中医药在国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今后应加强对国外针灸文献的检测和战略分析,为我国医务人员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