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由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传统的家庭访视,研究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由课题组于产妇出院后7 d、产后28 d上门进行新模式的产后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5.3%,研究组为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17,P<0.05)。医学论文 研究组产褥期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字2=16.69,P<0.01)。结论: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对产妇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后延续护理; 产妇; 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stpartum continu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life quality of parturient.Method:120 parturi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eople in control group were conducted b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personnel about traditional family visit. The study group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postpartum nursing by the research team in the maternity hospital after 7 days and 28 days postpartum visit to the new mode of continu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ostpartum.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5.3%, the study group was 3.27%,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字2=5.17,P<0.05). The puerperal complications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字2=16.69,P<0.01).Conclusion:Postpartum continu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maternal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ostpartum continued nursing intervention; Parturient; Quality of life
延续护理是在人文关怀理论和整体护理理论基础之上,为满足出院患者的需求而开展的延伸服务,它使医院的医疗护理服务突破围墙,通过随访搭建平台,为出院后的患者继续实施护理,即延伸护理,延伸护理突破了传统护理模式,让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让患者真正能够感受到护理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产后延续护理干预是医务人员在产妇分娩出院后对母婴进行健康回访的一项工作,是围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妇身心康复。长期以来,针对产妇身心康复的需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由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产后访视的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卫生行政部门并未对产后家庭访视的人员制定有统一的要求,也未对访视人员进行培训,在访视内容上通常则包括对新生儿及产妇进行检查,评估产妇及新生儿身体状况,指导产妇进行体能训练等。因此存在访视人员能力不足、凭经验访视、访视内容不全,尤其是产后访视中对产妇的心理关注较低,在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对干预产后心绪不良及产后抑郁症的建议严重不足以及访视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产后家庭访视已成为我国家庭访视的重要部分。而传统的由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产后家庭访视的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产妇产褥期身心康复的需要。为探索更有利于产妇身心康复的访视方法,本院开展了新模式的产后延续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8月在本院住院分娩且居住在县城的产妇120例,按产妇入住的病房房间号进行随机分组,单号房间的为研究组61例,双号房间的为对照组59例。既往有精神类疾病病史及不在城区内居住的排除组外。两组产妇在年龄、职业、分娩方式及婴儿孕周、出生等一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由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于产后10~15 d进行传统形式的家庭访视,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的访视卡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生理评估及检查,不进行心理评估。
1.2.2 研究组 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沟通能力强的产科及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组成产后延续护理访视小组,在产妇出院前进行产后访视知情告知,获得同意后,于产妇出院后7 d、产后28 d进行产后延续护理,除按传统访视方法进行母婴生理状况检查评估,为产妇和婴儿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治疗服务,营养状况外,还包括心理疏导、检查治疗、演示指导、临床评估和健康教育;同时注意关注产妇休养环境及社会支持。着重对产妇的家庭支持情况、情绪及精神状况进行评估,以此了解产妇是否存在抑郁症状或其他情绪异常情况等;尤其是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心理测评,克服了以往家庭访视上不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及访视模式不能满足产妇心理精神方面需求的不足。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评结果对患者进行抑郁分析,有针对性给予支持性心理关怀;同时恰当应用心理咨询手段,如解释、暗示、鼓励等,调整产妇精神、心理状态。护士要告知患者家属,要多给予患者关心及照顾,对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进行讲解,有效沟通,帮助家属认识家庭支持的重要意义,从而有利于产妇走出传统误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及自我护理观念,使其达到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2]。
1.3 评价方法
1.3.1 测评方法 要求两组产妇在产后42 d均回到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后恢复情况检查,发放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自评,以了解产后并发症及抑郁症发生率,发放满意调查问卷了解产妇对延续护理的满意度。
1.3.2 心理测量工具和评定标准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测量[3]。由专人负责,统一指导语,统一填表,当场收回。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包括10项内容,根据症状的严重度,每项内容分4级评分(0、1、2、3分),于产后42 d进行,10个项目分值的总和为总分。总分在12~13分提示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性疾病。总分相加≥13分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对新模式家庭访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对家庭访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56,P<0.05)。
2.2 两组产妇产褥期并发症的比较 访视的120例中,查出产妇主要生理健康问题分别为乳汁不足、便秘、乳腺炎、恶露异常。经过产后延续护理,研究组上述异常的发生率为6.5%,对照组为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6.69,P<0.01),见表1。
2.3 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比较 经过产后延续护理,研究组抑郁症发生率为3.27%(2/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17,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