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人权保障,建设法治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全国各地多年来法律援助开展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剖析了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些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资金人员平衡质量立法 我国对于法律援助制度的探索开始于1994年。20多年间,伴随着国家依法治国的推进和民生保障工作力度的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极大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然而,由于受到我国经济、社会、法治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法律援助资金相对短缺,而且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充足的资金是法律援助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助、行业奉献等是我国法律援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其中,政府财政拨款是我国法律援助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一般占资金总收入的八成以上。近些年,虽然许多地方已将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列入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且逐年增加;但是,我国法律援助政府财政拨款资金在整个财政预算中的比例低,人均法律援助金额低,财政拨款与现实需求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在人员经费、基本公用经费、业务经费三块中法律援助资金支出中,业务经费支出在法律援助资金总支出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导致办案补贴远低于有偿服务案件的报酬,严重挫伤了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影响了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 (二)人力资源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 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社会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及相关社会组织人员等是我国实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主体力量。社会律师与法律援助工作者是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主要力量。法律援助机构单位编制少且专业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由于资金保障的不足,许多地方的法律援助成了律师的义务劳动,这导致律师办案总体比重,尤其是优秀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偏低、积极性低,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人员通常是执业时间比较短的律师。 (三)法律援助资源分布不均,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的影响,我国法律援助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匀。这种不均匀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横向表现在各省法律援助资金相差悬殊、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资金总量能够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在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法律援助事业的人员严重不足,当地困难群众的相当多的法律援助需求得不到满足。纵向表现为我国的法律援助资金在省、市、县三级政府间配置不均衡。由于省市财力相对充裕,相应地,获得的财政资金自然就比较多,县区财政紧张,法律援助经费短缺表现的更为突出。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区,财政拨款只能维持法律援助机构人员的基本工资和必需的办公经费,能够用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业务资金很少;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多数集中在市区内,在经济不发达的县(市),执业律师的数量甚至为“零”,农村地区的律师及法律服务人员更是严重短缺,阻碍当地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四)法律援助质量有待于提高 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也应当是高质量的,不能因减免费用就降低服务质量。对当事人提供质量较差的法律援助不仅不能实现对当事人权利保护,而且,还会使当事人失去一些诉讼权利,给其带来不利后果。我国法律援助起步较晚,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至今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虽然数量得到增长,但是,质量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实践中,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总体上低于商业化法律服务质量。存在律师办案比例和刑事案件比例偏低等问题;有的地方法律援助案件结案率偏低,很多案件长期不能结案归档,处于脱管失控状态。 (五)有关法律援助的立法相对滞后,未能形成完整系统的法律援助的法律体系 在我国现在的法律体系中,除了《法律援助条例》、《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外,关于法律援助方面的规定散见于《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中,相关规定很不健全,且立法层级不高,未能真正形成配套完善的法律援助立法体系。没有统一明确规定公民享申请法律援助的具体条件、范围、形式、程序。由于立法的缺失,法律援助的具体实施具有了很多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法律援助作为一种司法实践,是以给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为主要目标,其在具体实施中已经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201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为适应社会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将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也纳入了援助范围;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参与申诉案件代理制度;进一步放宽了经济困难标准,更多困难群众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得到免费的法律帮助;提出一系列监管措施以保证当事人获得法律援助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实施法律援助的人员经费保障能力。只有通过更高层级的立法固定已有的法律援助经验成果和完善措施,才能使这项重要的法治民生工程能够有法可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