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当前,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失衡的现象,受资金制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瓶颈”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地 方因为缺少资金,而未成立专门的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部门,管理水平可想而知。有些区域即使成立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但却因为人员编制问 题而影响了管理服务质量,以及管理制度、办法等的执行力度。此外,虽然部分街道与社区聘请了工作人员,但因为其对工作目标不明确、员工工作水平低等问题, 使得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离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管理的信心 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教育,使其认识到离退人员的休社会化管理是必然趋势。如今已有一些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交由社保进行管理,并彻底解决了企业离 退休人员的“半社会”管理问题,也使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因此,要应针对这一发展趋势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使离退休人员能够意识到离退休社会化管理 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优势。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员工养老已纳入社保管理,养老金的发放也实现了社会化,离退 休人员晚年的待遇和企业的经营情况也已毫无关联。离退休人员应享有的福利并没有减少,而仅仅是保障服务职能由企业转到了社保,实质上提高了保障能力。 同时,也将社会责任归还给了社会,由街道与社区继续履行职责,提供社区服务。 (二)提高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专业性 政府相关部门应聘用专业的管理人员,并加强其岗位培训,使其胜任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在人员聘用过程中,要优先选拔管理专业或具备相关 工作经验的人员,同时要重视并逐步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任用比例。针对现有的在职管理人员,则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对其开展定期培训,培训内容一定要与其工作 中的不足环节相对应。例如,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要对新员工进行基础培训,使其了解本地离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现状,掌握离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爱好等。社会化管理工作必须要掌握企业离退休人员的详细情况,比如他们在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 需求等。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与离退休人员沟通,了解离退休人员的想法,尤其是其对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建议,这样还可以为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实 施广泛搜集信息,从而掌握更具体的离退休人员生活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 (三)完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体系,强化其权益保障 社保工作人员应改变传统的以“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以离退休人员为中心的创新型服务理念,真心实意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提供服务。同时,还要 提升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解决离退休人员的各类问题。例如,通过开展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来采集离退休人员的需 求信息。此外,还要增加社保管理工作中的创新元素,更新管理体系中具体环节的工作方式与内容,倾听企业离退休人员对社保管理工作对意见和想法,从而最大程 度的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老有所养,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与尊重。 【参考文献】 [1]王培荣.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现状与策略[J].理论探讨.2011(02). [2]范振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探[J].社会观察.2014(10). [3]殷晓玲.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保观察.20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