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国防信息学院 摘要:本文首先从自然气候环境、高技术武器应用和城市自身发展三个方面分析影响现代城市人口疏散的因素变化,再从组织指挥、综合保障和建设规划三个层次分析人口疏散的体系构成,最后提出城市综合防护体系下的人口疏散规划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综合防护;人口疏散;建设规划 1. 影响现代城市人口疏散的因素变化 1.1 自然气候环境变化 伴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温室气体的增加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在不断增加。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人口疏散成为城市人口疏散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高技术武器大量应用 从近期的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来看,作战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攻城掠地、前攻后援、正面交锋、地毯式轰炸等作战模式已逐渐为一方实施猛烈的空中精确打击。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高杀伤力的贫铀弹等新型武器的使用使得空袭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城市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由于重点目标多,在战争中成为了敌方重点的打击对象。 1.3 城市自身发展变化 1.3.1 城市布局的改变 随着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城市布局随着城市职能的不同而变化。功能分区明确的城市布局能缩短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空间和时间,方便他们的流动,提高城市效益;能合理地利用城市的自然条件,建立合理、便捷的交通联系;能避免城市各物质实体或要素相互干扰。但也造成局部地区人口密度过高,给城市人口疏散增加了难度。 1.3.2 城市密度的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密度逐渐增加,适当增加的城市密度有利于节约使用土地和资源,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城市密度的增加意味着人口密度也在增加,对城市人口疏散组织指挥和基础设施保障提出了新的高求。 1.3.3 城乡人口结构的调整 城市化发展最直接影响就是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口密度主要决定于容积率。容积率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大小决定了土地开发强度的高低,容积率越高,人口密度越高。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更进一步增加了城市人口疏散的难度,尤其是给疏散运输能力、应急指挥能力、控制协调能力、疏散安置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3.4 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 快速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一方面使得城市人口疏散的输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给城市人口疏散组织指挥带来了极大压力。尤其是以前疏散运输力量是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主的运输结构会被私有交通工具所取代。当紧急情况发生时,强烈的逃生欲望会把强大的个人逃生能力变为有序疏散的巨大阻力,这样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使整体疏散效率急转直下。如何优化疏散运输结构,以更有效的组织保障来解决疏散运输困难,变结构劣势为运输优势,给城市人口疏散运输的组织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2. 现代城市人口疏散规划体系的构成 作为一个完整的城市人口疏散体系不仅包括组织指挥体系,还应该包括综合保障体系支撑和建设规划体系。这三个部分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别是建设规划体系是综合保障体系和组织指挥体系的基础。 2.1 城市人口疏散组织指挥体系 城市人口疏散组织指挥体系是直接面向人口疏散行动组织实施。组织指挥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疏散工作的开展。组织指挥体系包括城市人口疏散指挥机构、城市人口疏散预案计划和城市人口疏散指挥平台。 2.2 城市人口疏散综合保障体系 城市人口疏散综合保障体系是城市人口疏散行动实施的基础。在进行疏散时,各级疏散指挥部(所)必须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比如物资保障、运输保障、医疗保障和管理保障以及信息保障等,以确保疏散工作能够安全、顺利、有序地完成。 2.3 城市人口疏散规划建设体系 城市人口疏散作为城市防护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城市道路交通、地下空间、园林绿地、医疗卫生、电力电信等诸多行业。城市人口疏散体系要做到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就必须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做到从规划、建设、维护、使用到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城市人口疏散规划建设体系包括疏散场所、疏运能力和配套工程。 3. 现代城市人口疏散规划体系研究的重点 3.1 完善城市人口疏散规划编制体系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疏散规划缺乏完整的规划体系,基本只包括人口疏散预案和应急部门的人口疏散计划。城市人口疏散规划编制体系应该包括战略和实施两个层面的规划。战略性规划主要是结合国家安全战略规划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城镇体系规划而编制,实施性规划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而编制,也可单独编制专项规划。 3.2 规范城市人口疏散规划内容体系 虽然有不少城市已经充分认识到城市人口疏散规划的重要性,编制了《城市应急疏散场所规划》和《城市人民防空人口疏散基地规划》等规划。但是规划主要内容是避难场所、疏散基地、疏散地域的布局规划,缺乏城市安全战略、疏散体系等战略层面的内容,同时在实施层面,对疏散路线、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与城乡规划的衔接性也不够紧密。规划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规范城市人口疏散规划的内容体系是编制城市人口疏散规划的根本。 3.3 优化城市人口疏散规划模型体系 城市人口疏散规划涉及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在进行城市人口疏散数量预测、城市人口疏散方式预测、城市人口疏散场所预测、疏散出行分布、疏散方式选择、疏散交通分配等内容规划设时通常要采取模型规划的方法。由于城市人口疏散规划与城市规划息息相关,城市规划的很多规划模型可以参照借鉴,但由于城市人口疏散规划是针对战争或应急状态而做的规划,因此其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针对城市人口疏散的特点,优化城市规划的相关模型是对城市人口疏散进行科学规划的支撑。 3.4 建立城市人口疏散规划评估体系 城市人口疏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变化,其规划内容也必将随着城市规划的更新而更新。在进行城市人口疏散规划编制和修编前,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是对现有城市人疏散能力的评估。针对城市人口疏散规划的特点,结合城市规划评估的方法与手段,着重对城市掩蔽防护能力、疏散运输能力和综合保障等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形成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体系是城市人口疏散规划编制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