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分隔带的排水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防水层、横向的排水管、盲沟、检查井和水口。按照中央分隔带的宽度进行划分,当其宽度是1.5米的时候,最好的做法是对其进行铺面封闭,使降落在分隔带当中的水可以流向两侧。当其宽度是2米的时候,就需要在分隔带上种植植物或者设计排水系统。 3 地下排水系统 在地下设置排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排出岩石当中的水分,保证路基结实,车辆的安全通行。如果一个地区的地下水含量过多,就应该赶紧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阻拦、引流,将水位降低。 同地表的排水系统相比,地下的排水系统有明显的区别,它主要依靠的是渗透的方法,将地下水就近地排放出去。通常用的排放地下水的方法是暗沟、暗渠或者渗井等等,该种方法往往对施工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功能不大。 渗井在一般的地下排水系统中很难看到,运用较少,通常采用的是暗沟来对地下水进行排放,因为其施工较为简单,施工前也不需要过多的计算。综上,在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要计算渗沟的流量以及反滤层的构思。对于宽度正常的路基来说,一般都是在路基的两边进行边沟的设计,在边沟的下方设有渗沟。如果路基的宽度比较宽,可以加深渗沟的深度。 我国对地下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技术一直都比较薄弱,因此在今后的施工当中,施工单位应当不断地总结前面施工案例的经验,对自己的设计方案不断完善。 4互通式的立交区域的排水系统设计 跟一般路基的排水设计相比,立交区域的设计难度要远远大于前者,其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地理特征、自然的排水设施,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全方位地考虑。 匝道的设计是互通式的立交区域排水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点,其在对匝道的纵向面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留有空余的部分,不能一味的追求节约成本,减少工程量,而忽略了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排水。仍以四川的高速公路为例,四川的一个高速公路的立交位置选在了一个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对该区域的排水系统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地势、自然排水设施等等,同时又忽略了匝道纵面的设计,导致该地区常年积水,水根本排不出去,导致该地区形成了一条小河,设置有人在里面游泳。 在立交的楔形端部的地方,路面的宽度比较大,所以更应该重点建设排水系统,在保证正常通车的同时,还要保证能够及时排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积水对路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即破坏路面的稳定性,阻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其次,对路基排水设施在施工的时候应当遵循的几项原则逐个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四川的高速公路距离,对路面的排水设计、坡面的排水设计、地下排水设计以及互通式的立交区域的排水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以及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大家对高速公路路基排水设计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刘建华.公路排水设计中的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J].同济大学学报,2008(4). [2].沈波,艾翠玲.我国山区公路排水问题及水毁调查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9(10). [3]沈波,田伟平,郭平.多雨土石山区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水毁及防治[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