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于解决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工作问题的设想及努力方向 (一)加强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择业观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大学生择业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①,艺术学院结合以往就业情况和学院特色,制定出符合学院情况的就业政策,以提升学院学生的就业率。 给予就业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就业帮扶。少数同学在就业技能和就业勇气上存在不足,我院便开展相关就业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工作;对部分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毕业生,给予关心和资金扶持,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档案,及时跟进、针对各自特点开展帮扶工作。 大力宣传艺术类学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职业观,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上,整体推进我院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 (二)加强生涯规划指导,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发展 很多本专业学生当初报考艺术专业是由于其在某些文化课成绩上有着欠缺,进行短期投机性的训练,选择报考艺术专业,从而跨入更高层次学府。因此,毕业生中有一部分缺乏对职业的规划,抱着“混”的态度,找一份临时的工作,忽视了长远发展。南航大虽然在大一就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但专业针对性不强。艺术学院在大一已经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对刚进校的新生进行专业初指导,随后会进一步拓展艺术类就业指导课程,结合专业特征,以及当前行业现状,从自身出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努力丰富就业资源 学院现已与常州、太仓、南京等地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如江苏爱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南京发现传媒有限公司、太仓科技园等,后期将进一步开拓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就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在教学、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教学计划的改革紧密契合市场需求, 用人单位要把学生在单位实习实践的表现向学校反馈,以推动艺术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从大一和研一开始,无论团队还是个人,学院都要求学生从事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舞美实践团队赴全国各地演艺剧场进行舞美设计和灯光实践,新闻专业每个学生都必须几个月的媒体专业实践。这一举措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及市场适应性,学生也可以根据实习实践的经验来进一步准确评价自己,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发挥专业教师资源,落实导师责任制,通过学院奖励措施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学生就业推荐工作,学院、导师签订《艺术学院研究生就业工作导师责任书》,供双方共同遵照执行。完善几年来的《用人单位联系信息库》以及《往届毕业生详细去向联系信息库》,从而不断在工作中拓展就业市场和资源。 (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创业能力 一直以来,学院本着支持、扶助学生自主创业的理念,从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求专业实践,为学生自主创业奠定基础,而下一阶段艺术学院的工作重点则是充分发挥毕业生自主创业带动未来就业的倍增效应,目前已经有1-2家由我院学生创业成立的公司吸收本院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我院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性较强,与市场联系密切,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较强,等等因素决定了艺术专业学生在创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首先,根据这种优势学院未来将设立核心期刊目录2014创业教育课程,让有创业意向的同学了解创业相关的知识。其次,依托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学生创业。再次,利用专业优势拓展校外创业基地,增加学生创业的实战性,为未来创业积累社会经验。 总的来说,近几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有着长足的发展,当然,这也给我校艺术类专业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果在新形势下进行及时的调整并作出相应的指导,这是高校就业工作者需要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李敏.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