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构建高校和谐学生管理模式

时间:2016-10-15 10:32 点击: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新时期多元化文化思想观念对高校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冲击,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做好高校和谐化学生管理成为全国高校普遍重视的课题,构建高校的和谐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新时期多元化文化思想观念对高校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冲击,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做好高校和谐化学生管理成为全国高校普遍重视的课题,构建高校的和谐管理模式,不仅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需要。

  【关键词】和谐管理 学生教育 模式构建

  0.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战略目标和总任务,我国高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如何构建学生和谐管理模式,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提高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工作水平,不仅是高校在新时期加强管理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与国家深化改革同步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新型大学生建设人才的需要。

  1.高校构建和谐学生管理模式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整个社会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高等学校教育,无论是教学形式和管理模式都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高校原有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与新的教学体制改革不相适应,新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正在不断的探索中,和谐化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我国高校学生和谐管理走出了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路径。

  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中采用新型的、和谐的、以人为本的模式管理,是对传统的高校原有模式的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是以支配服从的、从上而下的僵化型的被动式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忽略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和心理特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是被动的,固化的,不是互动的,在这种固化的被动的管理形式中,被管理者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都受到压抑和束缚,他们缺少自己的发挥余地,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条件都被局限在狭小的时空里,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需要,而新时期的和谐式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则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动的,空间和条件都极其有利于他们之间的成长,是一种从下到上的新型的积极性管理,通过沟通和交流来进行共同协商,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培养新型的创新性大学生人才创造了条件。肖攀,苏静在《“人本化”理念与构建高校和谐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性研究》一文中提出:“现代教育对于教育对象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帮助每个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人们关注教育公平的焦点是让人人具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1]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和谐学生管理模式,是高校在新时期时代发展中深化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对高等学校在新时期深化改革和高校建设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