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创新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3)

时间:2014-04-01 15:07 点击:
4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再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古籍修复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古籍修复不仅需要手工技术,更需要科学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我们将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目标是:愿意献身祖国的传统文化事业,具有

  4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再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古籍修复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古籍修复不仅需要手工技术,更需要科学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我们将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目标是:愿意献身祖国的传统文化事业,具有扎实的文献保护理论基础,熟悉传统文化、古典文献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古籍修复与文献保护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在图书馆等文化部门从事古籍修复、文献整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古籍修复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把传统古籍修复技术中的精髓部分与现代化职业教育有机的结合,培养适应现代古籍保护需要的古籍修复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

  今后我们将把名师进校园工作向深层发展,充分利用天津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等实际工作情境和文化资源,将“名师教室”的培养模式延伸至校外,将教和学的过程,置于社会开放的文化环境下,实现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际工作相结合,力争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和更多的拔尖人才。

  “名师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将传统手工技艺教学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用性与技能性特色,是为天津古籍人才培养做出贡献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妙手再造古籍善本[N].今晚报,2009-04-15,(14).

  [2]葛怀东.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J].图书馆论坛,2007,(1):146-148.

  [3]纪宝成.关于振兴国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06-7,(B4).

  [4]陈红彦,国外古籍修复人才的科学培养对我们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75-80.

  [5]万群,从修复工作实例谈天津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7):83-85.

  作者简介

  赵辉(1970—),男,天津市人,大学学历,政工师,天津艺术职业学院舞美文博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文物鉴定与修复;

  杨茹(1982—),女,天津市人,教育硕士,讲师,天津艺术职业学院舞美文博系教师,主要研究领域:文物鉴定与修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