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一种符号,而语音就是语言符号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语音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音教学是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值得深入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语音教学;大学外语教学;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57—02 一、引言 现代语言学者普遍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语音是语言符号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换言之,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外壳,人们需要借助声音来感知语言、学习语言,通过语言来实现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应当从学习发音开始。学者范连义、曩洪汉(2005)曾提出:“语音是口头交际的基础,也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可由于其教学耗时、费力且很难见到成效,语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语音学习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写、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语音课已经正式纳入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然而,教育部1999年颁布的面向数量庞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群体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以及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尽管规定了听说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却并未对语音教学做出任何明确指示,仅仅寥寥数语一带而过。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将语音知识和语音技能作为基础入门要求,纳入英语听说教学。 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了实现与世界的接轨,我国的英语教育基本贯穿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各个阶段,英语教育受到高度关注。令人遗憾的是,语音教学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语音教学肇始于英语教育之最前端,但一直属于薄弱环节,其不良后果累积到大学,突出表现为数量庞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南腔北调,听说能力明显滞后于读写能力,无法充分发挥英语交际功能,偏离了语言教育的初衷。 国内较早关注语音教学的学者罗立胜、张莱湘(2002)曾详细回顾了英语语音教学的发展过程以及语言教学流派和教学理论对语音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他们探讨了目前大学生在英语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英语语音教学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纪玉华、许其潮(2001)曾就其开设的“英语朗读艺术”课讨论了英语朗读艺术课与传统的英语语音课之间的区别,并对英语朗读艺术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王桂珍(2007)领衔的教学团队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成果申报了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语音”,在国内外语教学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目前,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英语语音类课程,其目标是向学生系统介绍英语语音、语调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英语的发音、语流的规律、语调的功能,从而能正确使用英语语音、语调朗读、表达思想并进行交际。因此,英语语音课程要求以学生练习为主,从听辨音、调能力的培养入手,将听力、发音与口头表达三方面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既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又注意活用练习。 近年来,英语专业学生因为开设了语音课程,语音基础得到加强,进步很大。然而非常遗憾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却因语音课程的缺失而未能受益。大学英语教改应当以语音为突破口,结合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有别于英语专业的针对性语音教学,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摆脱盲人摸象的英语学习困境,形成自主纠音能力,促进听说能力的良性互动与循环进步。 三、利用语音教学为突破口,深化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独立学院的成立、发展和崛起,独立学院的教育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更展现了高等教育的新特点:独立学院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差,水平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倘若仍然按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必定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学历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期待,更无法满足社会对具备较强外语能力人才的需求。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英语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全面提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增强广大学生英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最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需求。因此,探索从课堂到课外完善的、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从而保证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