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其他内容的拓展与实践 名人名言、《菜根谭》《小窗幽记》等其他内容的拓展,也为学生提供了积累语文素养的平台。 如: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致橡树》的导语可以设计为:有人说,爱情是两颗心互相撞击而产生的火花;有人说,爱情是最伟大的导师,教我们如何做人;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那么我们该如何扬长避短,善待“爱情”呢?舒婷的《致橡树》将为我们揭开极富生命力的爱情哲理谜底。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是树,我也是树,说明我们是相同的,所以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人格上是独立的。这就是爱情的基础,如果没有独立和平等,爱情也就无从谈起。正如莎士比亚所言:“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密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的。”“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是因为我们之间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所以在行为上产生了心与心的共振,这就是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心照不宣的默契。好比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三、总结 “新课程”是一种理想,这理想的实现需要“新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果阅读教学的拓展研究能够改变枯燥乏味的中学语文现状,这就不是一句空话。况且有些中学语文教师已经在实践,更有人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语文教学成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本文的意义就在于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拓展性阅读”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3]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4]张永文.中学语文名篇教学设计与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5]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