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鉴实践 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在研究并提倡翻转课堂。在实践探索方面,重庆市聚奎中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实现了课前、课中环节的跨越式教学创新,成为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一面旗帜。聚奎中学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如下。 课外:教师集体制作导学案,由学科组教师代表录制10~15分钟的教学精讲视频上传到校园云服务平台。学生先独立预习教材,然后用平板电脑下载观看教学视频和导学案。看完后,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做预习检测题,学习平台会立即对答题情况进行评判反馈。教师通过软件平台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难度,制定个别辅导计划。 课内:学生先独立做作业,遇到难题由小组、师生讨论协作解决。教师巡视课堂,给学生必要的个别指导。学生完成网络平台上或其他资料上的相关练习,通过观看答案详解或教师的习题评析视频,自主纠错,巩固所学知识,并反思总结。 (二)本土探索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在介绍以及研究翻转课堂方面,不乏有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思考。比如,山西新绛中学“每天只上半天课”,[5]可视为本土化课改模式之一。中国青年报也曾以“只上半天课,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为题,对山西新绛中学的课改做法给予详细的报道。 实际上,山西新绛中学的“每日半天课”的课改是一种“倒置”教学。即教师首先不传授新知,而是让学生们自学解题,再将疑惑反馈至教师,教师不再“全堂灌”,只是重点解答或个别辅导。[6]可见,“只上半天课”并非真的只上半天课,而是上午是教师主导的展示课,下午、晚上是以学生自习为主的自主课。这种教学可谓翻转课堂的本土创新。 需指出的是,个别地区个别学校的老师在翻转课堂方面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但要深入思考它的局限性。只有根植于学校具体实际的创新,才能打造适合自己本土的教改模式,才能实现教学模式跨越式的融合。 四、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挑战 (一)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职责是辅导学生做作业或者解答疑问,不再是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代言人了。于是,有人认为翻转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明显下降。这是一种误解,教师的作用永远不会被视频所替代。 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质量是关键,设计出学生欢迎的教学视频尤其重要,这对教师整合技术的水平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并能根据学习目标加以选择和制作。同时,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促进知识的内化仍是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提升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设计能力,整个过程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翻转课堂实际上是把课堂教学推向了更高层次。 另外,美国翻转课堂的每个班级有一到两名助教(tutor),有的学校还有家长志愿者,他们对于学生课后学习有很大帮助。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数量能否支撑大班教学讨论式的课堂?又怎样设计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课程方案?种种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的非普遍可得性 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家里访问那些视频课程或接受学习过程中的在线指导,这限制了他们使用这种模式。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因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本身就是适合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我国的中学有住校的和上晚自习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占据了翻转课堂的时间平台,出现了时间障碍。退一步讲,有些学生即便在家,也不一定喜欢观看枯燥的教学视频,教学视频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三)学科的适用性 翻转课堂翻转的主要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不同内容,这是否适用所有学科?目前,北美学校翻转课堂普遍运用到小学、初中、高中的科学、数学等学科中。我国个别实践表明,以知识掌握为主要任务的课程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以塑造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则面临重大的挑战。这类课程如语文、历史等,对内容选择、课程设计等方面要求更高、更全面。 (四)信息技术的支撑 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使得其应用的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普遍实施不太现实。 事实上,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教、学生学”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某个学科的某些内容偶尔那样做,学生因追求新奇会很开心,但是,如果它成为教学的常态,学生也许会产生厌倦。 总之,翻转课堂的真正推广,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这需要资源支撑、设备支持,需要政府主导、专家引领,还需要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合作参与、携手推进,更为根本的保障是师资素养的提高和教学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颠倒的教室——技术革新未来教学模式[EB/OL].http://www.modedu.com,2012-06-13. [2]未来的课堂:颠倒的教室[EB/OL].http://www.jyb.cn/ad/news/201110/t20111010_456993.html,2011-10-10.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5]何世忠.科技改变课堂文化塑魂教育[J].今日教育,2013(10). [6]山西新绛中学课改:每日半天课课堂随便上网[EB/OL].http://www.zgxzw.com/mxxl/html/161440.html,2012-08-21.第3卷 第7期 2014年3月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