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尽管现在大学生思维活跃,但班级自发开展的活动形式单一,创意不够 年轻人思维活跃是大家的共识,但是我们的班级建设活动却是形式单一,显得很老套。大家自发组织的班级活动形式更多的表现为一起出去游玩、聚餐等,似乎除了这些,所有的活动形式都没有吸引力。这方面的问题,是由学生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除了“吃”、“玩”、“考试要考过”同学们彼此之间缺乏太多的“共同话题”,所以我们自发开展的活动也就集中表现在了这些方面,加上,老师有没有给予足够的引导、调动、参与也就自然的导致了班级建设活动形式单一。 4、尽管交流方式多样,但同学之前却缺乏有效沟通,班级凝聚力不强 尽管我们现在基于通讯网络我们建立了很多网络平台,像飞信群、QQ群、微信群、朋友圈、公共主页等等,但这些又仅仅是被辅导员、班主任、班长作为了用来给大家群发通知的工具。而且因为交流方式的多样,同学们似乎不需要主动沟通了,不管说不说话,大家都在这里,彼此之间似乎已经很熟了,以至于同班同学都已经不用互留手机了,我们曾经对个别班级做过调查,结果让人震惊,除了班长、支书两人外竟然没有一个同学手机里存着班上其他所有同学的手机号。 三、加强班级建设的探索 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大学生特点,分析目前班级建设的现状及表现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探索尝试: 1、学校、学院、班级各层面高度重视,加大投入 加强班级建设,学校、学院、班级各个层面需要高度重视,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和纸面上,我们需要全员动员,把班级建设落实到行动上;学校可以将教师培养、教师职务聘任等工作与学生班级建设相结合,全员参与,在加强班级建设的同时为学生和教师互动提供的平台,促进了学生专业学习、加强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利于教学、利于高校人才培养。同时,在人力资源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定时召开学院层面的学生工作例会,适当地加大经费投入,用于改善班级活动环境与设施,提升班级建设活动的主动性。 2、与学生党团工作、科技创新等工作结合,一举多得 加强班级建设,我们可以借力于党支部、团支部建设,结合班级团日活动开展,融合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这些学生工作相关载体的融合,丰富班级建设活动内容,强化同学们的班级意识、团队意识。 3、创新活动形式,扩大班级学生活动覆盖面 创新活动形式,增加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我们需要整合资源,结合专业特色与优势,创新活动内容,比如在各个专业各年级间开展“全能班级”评选活动,将班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就业技能、科学实验能力、运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意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比。将班级建设活动贯穿于整个学年,旨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增加不同专业、各个年级之间的交流,加强大学朋辈教育的积极影响,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覆盖率。 4、完善班级制度管理,加强学生干部培养 通过完善班级制度管理,明确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的身份和位置,明确班级建设目标、原则和内容,明确班级干部职责、产生、换届等程序的细则。设计学校学生干部培训项目,构建新的校、院两级学生干部培养体系,把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加强班级建设必须与时俱进,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不断革新。在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必须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生源构成、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渠道、方法,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原则,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青年学生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河西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学生斗志,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担当,为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夏静娴,林涵等.高校班级建设的思路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2,(11). [2] 张艳明,吴君.提高大学生班级建设质量研究[J].科学管理,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