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大兴安岭地区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初探

时间:2014-05-30 16:02 点击:
[摘要]大兴安岭作为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需要建设一大批专业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林业技术人才。大兴安岭技师学院作为大兴安岭唯一一家高职院校,在培养林学专业人才上责无旁贷。本文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涵与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摘要]大兴安岭作为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需要建设一大批专业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林业技术人才。大兴安岭技师学院作为大兴安岭唯一一家高职院校,在培养林学专业人才上责无旁贷。本文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涵与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大兴安岭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林学 教学一体化 内涵 意义 路径

  [中图分类号]S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178-01

  一、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基本内涵

  在技术职业教育中,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指将理论上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实践中的技能、训练进行合理的结合,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式将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集科学研究、人才培训、技术应用为一体,在学习与应用中提升学生专业技术。

  林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大兴安岭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主要是指结合大兴安岭实际情况,以林业企业为依托,以合理的林学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各林业局、企业以及校内基地为支撑,加大学员实践与课堂学习的紧密度,真正实现教学实践合一,进而培养出专业技能扎实的森林管护人才。

  二、林学专业实施教学一体化的必要性

  (一)培养大兴安岭林区所需技术工人的需要

  大兴安岭作为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达到8.46万平方公里,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林木资源如此富集的林区中,建设一大批无私奉献、专业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护是非常必要的。而目前林区内,服务于森林管护的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管护的需要。究其原因有许多,其中主要一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导致实践性人才短缺。以大兴安岭技师学院林学中的森林管护为例,从培养方案来看,实践数量和学时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有些课程实践教学比例仍然偏少,需进一步调整,导致部分理论知识学习偏于实践,学员毕业参与管护工作后,仍需进行实践培训,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森林管护专业人才的短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它可以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出一批懂知识、有技能的林区落地型技术工人。

  (二)大兴安岭林学专业发展的需要

  林学是一个实践与应用皆比较强的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前沿的林学知识,而且还要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森林培育、管理、保护技术,并且需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与科研素质,以保证专业的可续性。大兴安岭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林区,森林管理专业的系统学习院校较少,其中大兴安岭技师学院的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教研室是培养森林防火、管护等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该教研室成立于2008年,分为森林防火、森林管护、林业三个方向,共设置林业政策与法规、森林计测、营林机械、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林火监测与通讯、林火原理与火环境等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以上课程皆可以采取教学一体化模式。但在现实中,仅仅森林防火方向的课程设置了基地,学生可在基地里进行实践学习,初步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其余森林管护与林业两个方向,尚没有实现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学专业的发展。为保证大兴安岭林学专业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必由之路。

  三、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一)修订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首要环节是需修订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的制订应考虑到许多因素,比如用人单位需求、实践单位或者基地实际状况、企业人才信息情况反馈、毕业生所需知识反馈等。以上因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确定,比如到用人企业调查研究,分发“林学专业技能要求调查表”,了解企业对学员的需求;到毕业生所在单位调查研究,分发“林学专业技能人才情况反馈调查表”,了解企业对毕业学员的评价;向毕业生分发 “毕业生所需知识调查表”,掌握毕业生就业后所需知识情况等。而后根据调研结果形成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修订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二)优化课程体系

  现今职业院校在林学专业课程教学与实习安排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教学与实习内容陈旧,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教学与实习的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成效性;教学与实习的考核方式单一,没有发挥出一定的激励作用等。这些弊端限制了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限制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基于此,优化课程体系就成为了推行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如下:首先,系统安排课程与实习,形成一定的规范;其次,构建合理的课程与实习体系,保证课程与实习时间、空间、衔接上更加合理;最后,完善教学课程与实习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等。

  (三)加强校内基地建设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学与实践同等重要。实践方式除了联系用人单位、林业企业等渠道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校内基地建设来实现。与用人单位、企业相比,校内基地在林业生产与教学安排的衔接上有更大的自主性。尤其是在实践细节上,能够更加灵活自主的掌握时间,安排实习内容,组织实习学生,更加便于实践任务的落实。

  责任编辑:武聪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