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PBL教学的问题探析及与CM教学结合的探索

时间:2014-06-06 11:43 点击:
一我国高等学校PBL教学现状及其面临的瓶颈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北美[1],之后这种教学模式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逐渐完善并发展起来,受到美国教育界的认同与肯定,并被逐渐推广。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即以问题为本的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它

  一我国高等学校PBL教学现状及其面临的瓶颈

  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北美[1],之后这种教学模式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逐渐完善并发展起来,受到美国教育界的认同与肯定,并被逐渐推广。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即“以问题为本的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在PBL中,学生面对的是许多真实情景中的复杂的、开放性的、建构性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PBL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基本上可以分解为:提出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建构、评价、反思五个阶段[2]。它体现了以问题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三大特点。目前,PBL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其应用性、操作性、灵活性的特色已从当初的医学教育领域走向其他学科教育领域,并以其独特的理念在国内外教学模式改革中取得了重要成效。

  然而,在PBL实际的推广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问题,导致PBL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一直未能成为我国普通高校以及医学院校的主流教学模式,而更多停留在教学实验阶段。因此,有些教育专家对于当前医学教育中实行PBL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出了质疑。Colliver等[3]曾对几个主要的PBL研究进行了重新评价,结果发现PBL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无论是在知识的获得还是在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上,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优越性,这一研究激起了针对PBL教学的更尖锐的讨论。此外,另一项研究指出[4],在基础医学教育中,没有明显证据证明PBL在增加学生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方面优于其他教育策略,报告还显示参与PBL实施的教师和学生常有挫败感。尽管PBL是受学生们欢迎的,但PBL也存在诸如形式主义,包括对小组讨论的淡漠和不能规律地准备或参加等不良习惯。国内刘利平等[5]的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现阶段还不适合完全实行PBL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

  二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PBL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有限

  PBL要求实行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有多个指导教师,对指导教师人数要求数量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高校扩招之后,绝大多数学校生师比偏高,尤其是医学院校,师资力量更为不足,严重制约着PBL的推广和应用。而且数量有限的指导教师中多数对于PBL教学的经验相对不足,自然会导致各组之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这种差距也许可通过教师能力考核及师资培训计划等加以弥补,但这些举措只会使代价增加并且无法确保能得到预期成效。

  2配套资源不足

  PBL教学中学生必须参考大量的资料,这对高校配套信息资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传统的纸版图书、期刊资料,将日渐依赖于网络电子平台。但我国一般医学院校都缺乏足够经费用于建设完备的数据库和信息化系统,学生难以快速获得准确完整和全新的信息资料。另外开展PBL教学的场地、设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目前大多数学校开展小组讨论时仍使用固定座位的普通教室,不利于小组成员互动交流和自由讨论,课堂气氛及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3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

  PBL教学中用到的问题和案例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载体,PBL的指导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收集积累编写教学案例和不断补充相关各学科进展和背景知识,这势必要让本来就面临着很大的教学、科研压力的高校教师雪上加霜。与此同时,我国的学生习惯于传统“填鸭式”教育,缺乏主动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PBL教学要求学生能自主提出问题并且自觉探索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受制于课程负担繁重,往往不是通过深入查找文献资料分析整合知识,而是简单借助网络搜索引擎罗列概念,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4PBL教学本身存在的偏差

  在PBL的教学理念中,“问题”是核心,“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问题设计时的质量控制包括:联系先前知识、引出相关概念、提供反馈。问题的来源往往有两个:一是教师根据教学规划而预设的问题,二是学生经过头脑风暴析出的问题。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