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注幼儿园发展动向,更新课程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要推陈出新,任课教师要充分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动向,创造条件深入到幼儿园一线,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所编写的学前教育学教材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反映幼儿园教改新动向,对课程内容和教材进行革新,不拘泥于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跳出原有的课程框架。教师也可以编写补充教材或是以活页补充讲义的形式,把最新的知识充实到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丰富的家庭教育学相关内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不能再自我陶醉于现有的学前教育学教科书体系,不能再迷恋学科体系的完美光环,而应与时俱进,转换思维方式,超越单一课程逻辑的局限,对传统学前教育学教材进行变革,让课程内容具有鲜活性、情境性、有效性、实用性。将以往教科书的宣言式风格转换成对话式,对教科书和教学计划重新设定,既要考虑教师教的空间,也要考虑学生学的空间。在教材的编写与教学过程中就要把“主题活动”模式贯穿其中,让学生从学习之初就真实地接触到幼儿园教学情境。着眼点要放在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备的有效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上,不再局限于自身逻辑的科学化追求,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取向 3变革学前教育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引入幼儿园活动模式,改革幼儿园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学生根据分科教学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不能适应目前幼儿园以“主题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延长实践教学活动时间,丰富教学实践方式。要按照职业工作岗位所对应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基本的原则,增加学生实践实训课程的内容与比重,让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实践中提升”。一是统一安排学生深入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加强对教育实习的管理与指导,通过改革教育实习过程、指导方法、评价指标和考核方式等,提高教育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以完成幼儿教师工作任务为驱动,在课堂内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训活动,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操作练习法、情境体验法、片段模拟练习法、试讲评价法等多种形式(包含教育活动设计、说课、研讨、相关的教育材料制作等内容)。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其“直观感性、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重要功能。 4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大力推行过程性考核 一是改变学生成绩的评定办法,强化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学生的实践学习为主,应适当增加学前教育学课堂考核和课后作业的评价环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小组作业、教育实践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讨论以及平时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应作为课程评价指标。二是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节、舞蹈、音乐剧、玩教具制作,开展美工、故事演讲等实践技能比赛,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项目完成的情况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和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要改变教育实习的评价方法。例如,增加评价环节,变目前的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对实践教学的准备、中间过程及结果均进行评价,从而对教育实习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和指导;改变评价主体,变过去指导教师的单一主体评价为多主体评价,除高职指导教师、幼儿园指导教师评价外,将同学互评和本人自评也纳入评价范围,从而充分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组建由高职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职教师的理论优势和幼儿园教师的经验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连接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展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学观摩、幼儿园教学研究、科研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既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教学机会,又丰富高职教师的实践经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着力打造一支“名师引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重在建设、形成梯队”的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吸纳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加强“教学研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指导,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学术交流和横向研讨,开发校企合作和行业技术服务,实现校、园互动,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改实践,培养青年骨干,推动课程团队教师的成长。总之,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可以加强高职教师和幼教一线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方形成实践指导合力,不断提高幼教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学前教育专业“三学”受到的挑战与未来改革路径[J],幼儿教育,2011(7). [2]范小玲.高专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11(6). [3]潘新红.对新时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陕西教育,2009(9). [4]王练.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