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现场救护

时间:2014-06-18 11:59 点击:
【摘 要】心肺复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急救技术,通过对《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学习,结合教学经验,在现代救护新理念及新指南指导下,采用情景教学等方法,从而打消学员对心肺复苏操作的顾虑,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模拟教学;心

  【摘 要】心肺复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急救技术,通过对《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学习,结合教学经验,在现代救护新理念及新指南指导下,采用情景教学等方法,从而打消学员对心肺复苏操作的顾虑,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模拟教学;心肺复苏;场景模拟;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不断地受到灾害事故的威胁。“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祝福”,当意外伤害发生的时候,事故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如果能够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术,将大大的降低院前死亡率和伤残率。心肺复苏是指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的病人,徒手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操作技术。在我国心肺复苏的普及率较低,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达1000万人次以上,但对于我国14亿人口来说,这一数字还远远不够。因此在我国加大心肺复苏的培训力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而我们所在的石油化工企业,有可能接触到的危险化学品很多,也有可能遇到安全事故,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

  近年来,江苏油田职工培训处在硫化氢培训和电工培训的教学中将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教学方法、内容加以改进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使每位学员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但是作为刚入行的新教师如何使学员更好的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方法的同时,让学员解除顾虑,在遇到心搏骤停的病人的时候,敢于伸出双手去救护他们,是我对于这门课程的思考和教学目标。

  一、理论教学

  1、激发学习兴趣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伤病员的非常重要的操作,每个学员无论在何岗位,都要求必须掌握。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时为6学时,两学时理论,四学时实践。心肺复苏的目的和意义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应首先讲授。讲授这些内容虽然必要,但是比较乏味,应该重点讲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及普及心肺复苏的现实意义。然后讲解心肺复苏的紧迫感,重点强调“急而有效”,给出几个时间的要求:一般认为,心脏骤停在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多能获救,而超过10分钟者几乎无一存活。有学者统计,在心搏骤停后开始实施复苏的时间与获救机会的关系有如下规律:4分钟~3/4人复苏成功;6分钟~1/4人复苏成功;10分钟~1/100人复苏成功。我国对救护车的要求是在接到报警后的5分钟之内出发,而面对交通压力激增,平凡出现堵车现象的今天,我们更不可能指望救护车在4~6分钟之内赶到,因此,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术,一定要争分夺秒,及时判断和正确处理。

  2、熟悉“七个步骤”,掌握操作程序

  虽然理论学员不爱学,但是心肺复苏实践操作前掌握必要的理论可以节省实践前的准备时间。但是单纯的讲解效果很差。我一般采用电教片边看边讲,看完后让学员间模拟操作。操作前我们并不要求学员把这七个步骤都记住,只要理解就行了。“七个步骤”是指:①现场评估:保证环境安全,救人是目的,但是救人的过程中请注意保护自己。②判断伤病情:在三十秒内,迅速判断意识和呼吸。③立即呼救:寻求现场其他人的帮助,并且指定专人拨打急救电话。特别要强调现场救护员的现场指挥职责,维持现场秩序,至关重要。④摆放体位:把病患以正确的手法,在硬地面或木板上摆放成为仰卧位。⑤人工胸外按压(30次):原理即“胸泵”原理。重点掌握按压位置和按压力度,一分钟至少要按压100次。⑥“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心搏骤停时患者因下颌肌突然松弛,舌根后坠,压迫咽喉,声门趋于关闭,采用“仰头举颏法”保持下颏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鼻孔朝天,即可有效的将气道开放。⑦人工口对口呼吸:一般情况下,大气中含氧21vol%,人呼出气体中含氧15.5vol%,已足以维持生命所需,而在实际操作时,主要要避免过度通气,防止患者气胸、血胸。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