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是人类发展史上创造出来的最绚丽的瑰宝,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高等院校的美术将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元素都汇聚在了一起,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载体,是高校学生学习、认识美术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的美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各民族、各国家不同的文化形态的影响,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建立起了我国特有的美术体系。高等院校通过美术教学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到美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该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美术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阐述了高校美术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其中不乏像美术类的特长生,而且现在美术类的学校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但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只是把学习学习美术当成是一种升学的途径,并不能真正的了解美术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更不能了解到美术教育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再加上扩招之后美术学校的生源质量也较从前下降了许多,大多数美术生的知识主要停留在基本层面上。很难挖掘到美术的本质,而且从我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基本上都只是重课本轻实践,常常忽略本土民族美术对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倡导与弘扬我们民族的美术文化,在不改变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促进我国美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高校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1、积极探索民族文化资源能够提升对美术文化的认识 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美术文化内容分也是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美术风采,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称之为传统就是因为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创新,最终以最好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例如流行于群众中并且很受现代人欢迎的剪纸艺术、刺绣艺术、印染艺术,这三种艺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的进行整合最终应用在了我们的服装制作上。美术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说美术就来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例如风筝上的图案、过年贴的对联及字画上的图案都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现在一般都是直接印染上去的图案,但是也有不少的民间艺术家,依然在用手绘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民间美术来源于民间,应用于民间,对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起着很好的传承作用。[1] 2、通过美术教育能拉近美术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由于高等院校的美术老师收到的教育程度不同,对美术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就不同,在加上不同院校地理位置的关系,会有很多地域性的文化,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适当的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教育,合理的引入一些乡土教材,不仅能丰富教学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认识。高校的美术老师可以经常性的开展一些美术实践活动,例如剪纸比赛、开展泥塑教学或者是陶艺指导课,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对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关系的认识。 3、美术教育能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
民族文化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民间美术,每一件民间美术作品都是由民间的艺术家自己亲手设计、亲手制作出来的,虽然制作的材料都很简单,主要就是普通的泥巴、木头、竹子及布料,但是制作的手艺却非常高超,他们敢于进行大胆的想象,夸大艺术的造型,而且创作的造型基本上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大多都是为了表现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浪漫主义色彩浓厚。大学生通过美术教学学习能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还极大的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更深一层的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的民间艺术在人文环境上的差异,这不但能够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还能为今后的、实施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承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