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计量软件,分别估计出混合模型、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变系数模型,进行检验,首先F2>F,拒绝模型为不变系数模型假设,个体间存在差异,进一步检验,F1在表1的验证分析中,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有可能包含了其他变量,为使计量结果更为准确,先初步回归经济增长率G、初始经济水平N、自然丰裕度R,再在回归方程中加入M、Z和E变量,再次进行分析,控制经济增长变量影响的综合效应,以减少结果的偏差。首先,当回归方程中包括两个变量(初始经济发展、自然丰裕度)时,如(1)实证结果为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系数为正,自然丰裕度系数为-0.3412,t为-4.97,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出现资源诅咒现象。不是所有省份存在负相关,在观察所有省份单截面单方程的回归系数时,少数省份R系数为正,这些省份利用了丰裕的自然资源等,积极转换为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优势。如(2)加入制造业,M回归系数为0.1412,说明工业化水平对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R系数出现变化,负相关下降,表明自然资源一部分通过制造业作用,减缓了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如(3)加入制度变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积极促进了经济增长,R系数出现下降,表明资源丰裕对经济影响被削弱。如(4)加入全部变量,表明人力资本起积极作用,随着变量增加,系数逐步变化,从-0.3412降为-0.1121,显著水平也出现下降,表明伴随加入解释变量,自然资源对制造业、人力资本、制度等出现挤出效应,减弱了经济增长,表明资源诅咒的存在。 从上述验证分析可知,伴随变量使资源丰富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系数减少,显著性下降,所有控制变量加入后,仍为负值,说明了我国省域资源诅咒的存在,就制造业、人力、制度等变量验证来看,加入这些变量后,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回归系数逐步减少,说明自然资源以制造业、人力资本、制度等间接发挥了作用,也是资源诅咒的传导因素。 政策建议 首先,控制寻租行为,优化制度。我国政府应该创新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执行制度和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度,监督相关资源管理部门,以经济、法律法规监控资源开采,减少政府官员参与寻租机会,防止腐败发生,减少权利机会。实现资源市场化,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开发,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维护我国国家权利。 其次,增进人力累积,提升竞争能力。人力资本是最关键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明显,增强资源丰裕地区的教育支出和经费,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动力;完善相关政策,实施优惠条件,引进高端人才,建立人才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建立人才与市场相匹配的条件和报酬,做好人才的服务建设,优化人才流动机制。 最后,调整、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对于资源丰裕地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关联。提高要素的效率能力,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级化;同时拓展产业的广度和深化,利用本地区资源优势,以资源优势同高增加值的产业相结合,兼顾旅游、农业、绿色产业、制造业发展,打造和延伸产业链,构建符合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SachsJD,WarnerAM.TheBigPush,NaturalResourceBoomsandGrowth[J].JDevEcon,1999,59(1) 2.Torvik,R.,NaturalResource,RentSeekingandWelfare[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2002,(67) 3.PapyrakisE,GerlaghR..ResourceabundanceandeconomicgrowthintheUnitedStates[J].EuropeanEconomicReview,2006(51) 4.DavisGA,TiltonJE.Theresourcecurse[J].NaturalResourcesForum,2005(29) 5.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4) 6.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1) 7.张菲菲,刘刚,沈镭.中国区域经济和资源丰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20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