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插秧育苗专用肥育苗伴侣可有效增加机插秧床土持水能力,控制病虫害,协调降低播量与增加盘根力度之间的矛盾,提高秧苗素质,延长机插秧苗适栽期。探讨了育苗伴侣营养土培育机插壮秧育苗技术,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规程。
关键词:育苗伴侣;营养土;机插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S50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002-302(204)2-0088-02
育苗伴侣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机插秧育苗存在的问题,论文检测以氮、磷、钾等大量营养元素为基础,配制水稻生长发育必需的硫、锌、硼、铁、硅、锰、钼等十几种中微量元素,添加高吸水树脂、土壤调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研制而成的机插秧育苗专用肥,具有改善秧苗生长环境,提高成秧率、秧苗整齐度、秧苗素质,防止缺素死苗,延长秧龄等作用,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地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3]。目前,育苗伴侣主要被用于培育机插壮秧,有效解决了机插秧节点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了机插稻综合生产能力。本研究探讨育苗伴侣在营养土法培育机插壮秧育苗技术中的应用,规范其品种选择、床土准备、育秧方式、育秧技术、苗期管理等农艺操作技术,旨在为科学施用育苗伴侣提供依据。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生育期适宜、抗病性强的品种,种子应符合GB 4404—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部分:禾谷类》的相关规定。
2床土准备
可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或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作为育秧床土,土壤pH值应为55~70,重黏土、粗沙土、pH值>78的土壤不宜作床土。将育秧床土过筛,采用“育苗伴侣”进行培肥, kg育苗伴侣可拌过筛细土200~300 kg,视细土肥力情况进行调整,可提前拌肥,也可现拌现用。对于面积较大的育苗场所,推荐使用小型搅拌机进行营养土混合[4]。
3育秧方式
采用软盘育秧、双膜育秧方式[5]。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均可采用旱育秧、湿润育秧,可根据育苗时的温度、茬口、土质等选择育秧方式。
4育秧材料准备
4软盘育秧材料准备
一般大田准备长58 cm、宽28 cm、高25 cm的机插软盘375~450张/hm2,有条件的可用硬盘。
42双膜育秧材料准备
一般667 m2大田应准备幅宽5 m的打孔地膜4 m,孔距为2 cm×3 cm,孔径02~03 cm。备幅宽20 m的农膜 4 m,长约20 m、宽20~30 cm、厚20 cm的木条4根用于定型。
43辅材准备
一般667 m2机插大田需准备长4~5 m、宽2 m的地膜或无纺布,2 m长的竹制棚架5~6根,无病麦秸秆(用于覆膜前覆盖)及稻草或黑纱(用于覆膜后覆盖)。
5播种期的确定
应根据小麦收割期、品种安全齐穗期、计划栽插期及适宜秧龄(一般秧龄6~20 d,部分采用旱育秧育苗地区秧龄可达30 d左右)等指标合理确定播种期,分期分批播种。播期安排上应坚持“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的原则,以确保适龄壮秧栽插。
6种子处理
一般大田常规稻按375~525 kg/hm2准备种子,杂交籼稻按50~225 kg/hm2准备种子。浸种前选择晴天晒种~2 d,选种后进行药剂浸种,或选用旱育保姆按药种比 ∶[KG-3](20~30) 进行种子包衣,干籽落谷。
7播种量
每盘播种常规稻芽谷20~50 g或干谷00~20 g,杂交籼稻芽谷80~00 g或干谷70~90 g,根据种子的千粒质量进行调节。
8机插育秧技术要点
8机插湿润育秧技术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