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电力企业的实际出发,阐述了基层管理的主要弊端及原因分析,强调了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在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机制。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四风”问题 长效机制 我国西北大漠生长着一种叫“胡杨”的植物,它能在荒漠干旱的环境枝繁叶茂,追其因是由于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层吸收水分。从电力企业的实际角度出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使得电力企业充满活力,基层党组织充满生机、蓬勃兴旺。而如何进一步把根扎结实、扎牢固,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长期而有效的相应机制。 一、电力企业管理机制的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浮上台面,例如管理体制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工作基础薄弱等,旧的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造成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一)决策机制不够科学 电力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经营过程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运作过程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风险约束机制,容易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决策性失误的风险,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管理机制不够有效 由于电力企业过去长期封闭管理,其“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现象较严重,也使相当多的管理人员没有社会变革的压力,其管理思想也过于保守,不重视提高在职员工的素质,“重使用、轻培训”,使得上至机关,下至基层供电所管理僵化,止步不前。 (三)激励机制不够有力 虽然目前电力企业制定了各类考核办法,但还比较泛,并未体现职工个人工作的实绩情况,缺乏科学的考评标尺,没有具体、细化的评价标准。缺乏相应适当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执行走样,势必影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原因分析 深剖电力企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新意识薄弱,思想认识不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