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

时间:2015-01-06 11:41 点击:
[摘要] 目的 对不同急诊手段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20112013年间该院共收治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组,将其分为4组,各20例,编号为A、B、C、D,分别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心律平、异搏定进行治疗,对4组的
  [摘要] 目的 对不同急诊手段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2011—2013年间该院共收治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组,将其分为4组,各20例,编号为A、B、C、D,分别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心律平、异搏定进行治疗,对4组的不良反应、复律率以及复律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组患者的复律成功率均较高,按顺序分别为:90.0%,95.0%,90.0%,85.0%。不良反应率均较低,分别为0%,5%,5%和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需按照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以及自身状况筛选急诊时所需治疗药物。

  [关键词] 急诊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中图分类号] R541.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b)-0028-02

  PSVT在急诊科及心内科中属于常见急症,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心慌、心绞痛、头晕乏力等一系列症状。在甲亢、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心脏未发生器质性病变,此病的特点是患者心动过速的发生与终止较为突然,因不同PSVT患者的发病机制有较大差异,且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因此在急诊治疗时需给予患者不同的所需药物,为对不同急诊手段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现分析2011—2013年间该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料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PSVT患者,其中,41例女性,39例男性;患者年龄介于20~77岁之间;利用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其心率为150~220次/min,且具有较为规则的节律,患者的QRS波表现为室上形;80例患者中有40例主要表现为心慌症状,10例有恐惧、焦虑等表现,15例为胸闷、心前区疼痛等心绞痛的表现,15例有乏力、头晕表现症状;患者的持续发作时间为0.5~2.2 h,平均为1 h;其中,40例(50%)患者心脏无器质性病变,风湿性心脏病史8例(10%),14例(17.5%)患者有冠心病史,2例(2.5%)患者有预激综合征,有16例(20%)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1.2 方法

  80例患者均采用平卧位,同时进行高浓度吸氧,且需较快建立≥2条的静脉通道,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监护[1]。

  A组运用普罗帕酮(又名盐酸普罗帕酮片,国药准字H13 021670):将70 mg的普罗帕酮加入到20 mL的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需在5~10 min内完成。

  B组运用胺碘酮(全名盐酸胺碘酮片,国药准字H19993254):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加入到20 mL5%的葡萄糖中,静注时需缓慢进行,且注射需在10 min内完成。

  C组运用心律平(又名心律平片,国药准字H44020756):20 mL葡萄糖溶液10%中加入70 mg心律平,且需静脉推注,需注射5~10 min。

  D组运用异搏定(又名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国药准字H20140182):20 mL葡萄糖溶液10%中加入5 mg异搏定,且需静脉注射,约注射5~10 min[2]。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应使用SPSS13.0软件。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法,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