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如果长期不达标,会加重其动脉血管硬化,一旦形成血栓,就会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合并症[3]。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减少及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加会引发血小板高聚积性,血小板会在内皮损伤处释放血小板因子、前列腺素等物质,进一步增加了血小板聚积量,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发生障碍,容易积聚在血管内皮,进而推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4-5]。血糖不断升高会严重损害患者心脑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发生因素较多,具体做如下讨论。 3.1心脑血管疾病与运动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次数的多少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对照组患者的运动次数要多于实验组患者,所以医务人员需叮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以增强自身抵抗力,避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3.2心脑血管疾病与饮食的关系 对照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能力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高糖量、高脂肪饮食患者的比例低于实验组,以素食为主的患者比例则显著高于实验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饮食不合理可以诱发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医务人员应监督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饮食,借助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 3.3心脑血管疾病与血糖的关系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比例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过低,会引发血管内细胞凋亡,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临床医务工作者应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平衡。 3.4心脑血管疾病与吸烟的关系 对照组患者吸烟比例显著的少于实验组患者,这表明吸烟可以危害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也是一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次数少、有吸烟史、长期高脂、高糖饮食,饮食、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均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后,会加重心脑损害,进一步增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因此,应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戒烟、控制饮食和血糖,有效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娄金丽,王谦,等.2型糖尿病心脑损害病络机制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1):34-35. [2]佟威威,佟广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3):5505 -5507. [3]张炳信.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75 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9(1):4812. [4]吕亚林,王向阳,等.2 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与探讨[J].临床论坛,2011,13(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