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52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分析(2)

时间:2015-01-20 11:02 点击:
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ADR的发生与用药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是否符合已知的ADR类型、停药后是否消失或减轻、再次用药是否出现同样反应以及ADR是否可用合并用药的作用、病情的进展或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进行关

  根据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ADR的发生与用药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是否符合已知的ADR类型、停药后是否消失或减轻、再次用药是否出现同样反应以及ADR是否可用合并用药的作用、病情的进展或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进行关联性评价[2]。

  1.3    方法

  按照年龄、性别、既往有无ADR、ADR上报人职务、原患疾病、给药途径及剂量、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系统分布及临床表现对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和分析,从中寻找ADR发生的规律。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

  在2006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52例头孢曲松钠ADR报告中,共涉及男性20例、女性32例,男、女之比为5∶8(P>0.05);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91岁,平均年龄为(49.48±23.02)岁。ADR在>60岁组中的构成比最高,其次为51~60岁组和21~30岁组(表1)。

  2.2    感染种类

  52例ADR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共26例(50.0%);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五官科和其他感染分别为11、7、3和5例。

  2.3    给药途径及剂量

  52例ADR病例接受的均为静脉内滴注给药,其中日单剂给药2.0 g的有45例(86.5%)、给药1.5 g的有1例(1.92%)、给药1 g的有3例(5.77%),其余给药剂量都低于1 g。

  2.4    ADR主要累及器官系统

  ADR在给药过程中发生的占大多数,为38例;在给药结束后发生的为14例。所见ADR主要累及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计33例;另有过敏性休克5例(表2)。

  2.5    ADR的转归

  52例ADR病例中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好转的为43例,经针对性治疗治愈的包括过敏性休克5例。以上52例ADR报告中由医生上报的为41例、由药师上报的为11例。

  3    讨论

  3.1    ADR发生与性别和年龄的关联

  头孢曲松钠引起的ADR在各年龄组均有分布,且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区别。值得关注的是,51~60岁(11例)和>60岁(18例)两年龄组的ADR报告率较其他年龄组高,究其原因可能与肝、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和肝内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致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解和排泄过程减慢,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并易在体内蓄积有关。因此,对老年人使用头孢曲松钠时要特别注意。

  3.2    ADR发生的时间

  头孢曲松钠的ADR多在给药过程中发生,其中5例过敏性休克发生在开始给药后30 min内,经停药、积极救治才挽回生命。

  3.3    应重视过敏性休克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