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咬清字头 汉字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是音节的开始,字头是整个音节的着力点,发声时值比较短,对清晰度有较高的要求,是汉字含义和情感表达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找准出声位置,对于字头的把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带生母的字头一定要弄清平舌和翘舌,而对于不带声母的字头要注意发音器官的力度和口腔的开合度,避免搞混淆。其次,字头出声时值要简短,字头只是字腹的一个过渡,往往字头一旦发出,不可随意拖延,即使在节奏缓慢的情况下,字音也在保持适当的范围,坚决避免胡乱延长字头发音。最后,字头出声要保持适度的力度,歌曲发音和日常发音有很大的区别,日常生活中发音一般随意性较大,气息力度也大,往往表达不需要很清晰,因此容易出现有音无字的现象,但是太夸张的表现会显得生硬、无味。 (二)延长字腹 字腹的延长主要是为了定型字音,字腹是音节的中心,它决定着歌声的响度和旋律,判断一个演唱者水平的重要标准就是对字腹的控制和掌握,字腹也就是对韵母的处理。首先在民族唱法中歌唱者必须要具备稳定、足够的气息,能够控制好呼吸系统,根据字腹时值、音调、响度要求,均匀、有力地表达出歌曲韵味。其次要保证喉头的稳定,唱歌时要身体放松、喉头打开、下巴放松,保证喉头合适的松弛度,避免喉头打开过大,产生“牛叫”现象。最后要保持合理的口腔形状,口腔决定着音节的音准和响度,根据开口呼、合口呼、撮口呼韵母有自己的发声要求,恰当处理好清晰度和响度的关系。 (三)收清字尾 字尾顾名思义是指字音的结束部分,字尾的处理关系着字音的完整性、感情的充沛性以及音节的软润程度。为了保证音节的完整性,必须针对不同的字尾特点,采取适当的收音技巧。一是对于无字尾的音节需要根据节奏的需要,保持口腔状态,用渐弱的发声方式结束。二是对于韵母字尾的收尾要从响亮的字腹逐步过渡到较弱的字尾韵母,最后再结束发声,收尾时口唇要从大到小发声。三是对于以声母为字尾的特殊情况一定要分清前鼻音、后鼻音,切不可混淆。 (四)充分利用美声唱法做好咬字、吐字 美声起源于欧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和学习,逐步引入中国音乐教育课程中。西方美声唱法具有精湛的技巧、科学的方法以及完美的表现形式,另外就是真声假声的应用,都为民族唱法提供了条件。合理地将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结合起来,归纳出共同点,吸取精华,更好地把握咬字、吐字技巧。 语言是歌曲之本,是声乐的灵魂。语言表达的咬字、吐字是否清晰、准确直接影响着教育论文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观众审美效果,因此,歌唱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必须掌握咬字吐字的技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和观众产生共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亮.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孙彬.美声唱法演唱汉语声乐作品咬字吐字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3]李晶.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咬字问题[D].吉林大学,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