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国家关于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不断建设与完善,自主创业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但由于创业经验,知识和心态等方面的原因,产生了许多创业失败的案例。本文基于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分析了大学创业失败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变高职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建议。 关键词 创业案例 创业能力 高职学生 创业政策 一、前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国务院也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然而,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一个人要想获得创业的成功,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并做好充分的创业准备。目前高职大学生创业的能力比较缺乏,创业成功还有待于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砺。本文通过对诸多创业失败案例的分析对高职大学生如何开展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文件,要求“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国务院同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部分也指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2012年8月,教育部又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本科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各地高校积极落实这些精神,纷纷开展创业教育。 在2013年两会期间,不断有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创业的系列问题提出建议,或减少项目审批,或改善创业环境,或关注创业群体,热心讨论,出谋划策。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发出关于完善创业环境的提案,指出需要对创业环境进行完善和优化的建议。不仅如此,2014年的两会上各类报告及领导讲话中也多次提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转变政府职能、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等相关的政策和激励,尤其以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为佳,将更加激发企业和个人创业的创业积极性。 为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在创业培训、税收优惠、降低进入壁垒、创业融资和场地扶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高职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但是大学生创业往往并非如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大学生创业失败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据统计,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比例仅为2%-3%。本文基于创业失败案例对大学生创业失败的类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高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二、创业失败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纸质媒体、网络渠道等搜集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通过分析其创业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对比,得出其中的一些的共性问题: 1、创业心态失衡 大学生创业心理往往决定了创业的成败。大学生创业心态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缺乏自信。大学生创业者中绝大多数选择创业不是来自对创业成功的自信,而是源于外在求职的压力,其创业初衷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面对创业初期的各种挫折和困难,没有强大的信念以及行动力作为支撑,往往容易产生中途放弃的念头,导致创业半途而废、无疾而终。其次,资金不足、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资金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在创业投资过程中顾虑过多,压力过大,同时又急于求成,期望快速收回成本并开始盈利,这样的心态上的问题往往会使创业者作出一些不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决断,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2、创业经验不足 经验不足是大学生在创业之路上一大障碍,大学生创业项目是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而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对于经验丰富的创业者来说,尽管他也要经受许多市场考验,也存在失败的可能,但是他可以从容地应对大多数的困难与障碍,减少很多失败的风险。通过分析诸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笔者发现首次创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和实践经验,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景:处理合同和协议过于草率,违约后无法律保障;无成本控制和风险管控意识;不懂如何经营和管理公司;对骗子不够警惕,受害后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等等。这些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而导致的创业失败的案例,也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薄弱环节,高校创业教育应该让大学生们知道“创业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问题”,“有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出现各种问题后该如何处理”等这些更加实际的经验型知识。 3、创业知识缺乏
目前的大学生创业往往缺乏创业知识。例如:注册、贷款、办理各种手续、相关法律知识、创业方式和技巧以及各类应注意的事项等都不具备。这些基本常识的缺乏加大了创业的困难程度,甚至由于某个环节没有做好而导致创业失败。通过分析各类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案例,对创业过程中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如下的总结与归纳:(1)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学好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只有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才可以终身受益。(2)经营管理知识。在市场化浪潮席卷下的今天,创业者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从系统整体观念出发,统筹、协调、控制和优化各种资源。(3)经济和法律知识的准备。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大学生创业必须熟悉和了解市场、社会和企业等内外部环境的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要能以法律为武器,规范自己和企业的行为,保护自己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