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力学习型城市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高志敏教授说“首先应当承认,聚焦于生态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当下现实尤其是其表面而言,仅靠尚处初级阶段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也许难见显性成效,但不可否认,从发展前景尤其是其深层而言,随着其自身的不断深入与深化,并坚定于城市居民可持续性发展之意识的养成和行为的引导,便必定会为之带来难以预见的裨益。” [17]如何坚定于市民可持续发展之意识的养成与行为的引导,笔者认为必须依靠成人生态文明教育,且这一对教育的坚定,必定会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带来“难以预见的裨益”。 (二)形成全民学习的风气 学习型城市强调市民学习的终身性和全员性,为了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目标,坚定于成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和创新,全社会以生态环境知识为重要学习内容,以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根本变革生活和生存方式为目标,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为宗旨。这一状态无形中形成了全民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这一状态也正是学习型城市所要求实现的。 今后,环境保护部门、教育部门及林业部门应进一步密切合作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初步建设以教育部门为主导,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踊跃协调配合的全民生态文明教育系统,吸引更多的市民直接参与其中,培育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倡导绿色消费。另外,企业也应加强对其内部员工的生态文明教育培训,激励员工经过技术革新尽力降低资源成本,节省资源、削减污染,踊跃生产节能环保产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实现绿色消费。[18]最后,民间环保机构与社团应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19]极力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民主制度的建立,促使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开展,打造学习型城市,造就城市可持续的光明未来。 【参考文献】 [1]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2][3]陈丽鸿,孙大勇主编.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4. [4]袁雯.为了每个市民的终身发展——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3,(4):32. [5][7][12][14]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主编.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第一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67,357. [6]陈友华.学习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4,(9):82. [8][11][17]高志敏,贾凡,蒋亦璐.帕提农神庙·学习型城市——UNESCO全球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9. [9][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3,(33):46,48.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3,(33):42. [15][18]周冯琦主编.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8——城市生态文明专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92-93,198,200,210,212. [16]马桂新主编.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3. [1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