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优化研究(2)

时间:2014-04-12 12:03 点击:
高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首先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全程化开展就业教育的必要性,这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对高校而言,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高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首先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全程化开展就业教育的必要性,这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对高校而言,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才算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实现高校服务社会和当地经济建设的功能之一。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全程化就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为目标,遵循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采取系统、科学、规范有效的方法,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健康成才和就业创业服务[1]。

  因此,实现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需要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提高认识,提升自我执教水平,丰富实践经验;需要学生认识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更需要高校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2充实和完善就业教育内容与手段

  在教学内容上,要实时更新,用最新的理论来指导教学,重点侧重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实践环节的指导。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得大一新生入学就开始形成职业意识,认识到自身发展的过程以及职业目标确立的必要性,对职业进行初步探索,思考职业目标与自己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的关系,并逐步树立起科学的就业观,逐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因此,在低年级主要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概论、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等方面的内容,并在授课中采取课堂讲授与小组谈论以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初步职业目标形成后,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职业发展规划方案,并确定在学校期间的学涯规划方案,要充分利用常规测评量表和非常规的评估工具,并积极引领学生通过不断的讨论、思辨来逐步厘清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部分,并一对一地对不同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指导,修改完善其规划方案。随后应组成职业小组,互相督促,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实施,并定期进行反馈与调整,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适应。

  同时,还要通过成功人士讲座、职场人物访谈、人力资源主管讲座、毕业校友见面会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作为常规课程的补充;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在实习环节让学生参与实践,真正感受职业;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将学生的职业规划方案完成度与成绩评定、评先表优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化、多元化、全程化的就业教育体系。

  2.3就业教育师资队伍专家化、组织机构专门化

  要建立起适应学校就业教育发展需要的组织机构来全面协调就业教育的教育教育及科研工作。建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为主线、以专业师资队伍为保障、以科学评价机制为依托的立体化管理模式。

  并且,为保证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还需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2]。

  (责任编辑陶明莉)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