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思考(2)

时间:2014-04-12 14:38 点击: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 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需要老师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转变自己教学方式,让学生一同参与到学习氛围中,最主要是要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训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

  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需要老师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转变自己教学方式,让学生一同参与到学习氛围中,最主要是要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和培养逐渐达到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目的。

  3.1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

  善于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但是学生不能一直依赖老师的总结,只有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使知识结构更加印象深刻,自身整个知识条理在脑海中更加清晰明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开始的训练中可以先将课本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便于学生形成有连贯性的记忆。例如,语文课本中有摘录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将鲁迅一些作品集按照小说、散文等分类好后,再进行记忆,这样也避免了记忆的重复,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楚。

  3.2培养学生辩证性的思维模式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的异同点,学生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异同点比较过程中,也是对自身思维的一种锻炼方式,可以通过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比对来更加深刻地记忆所学到的知识,也能更加清楚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不至于混淆不清。

  3.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要基于无限的想象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跟随着课本内容自由地发散,这样可以使学生不用完全依赖于老师或者资料书,语文这门学科与数学不同,没有一种十分标准的答案,它可以具有多个分析角度和解释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单一的框框当中,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4总结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思维特色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讲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看法,促使学生大脑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面的剖析问题,不要太拘泥于某一方面。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叶彬.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凡芳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责任编辑舒丹丹)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