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关于在专科院校开展手风琴演奏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14-04-15 14:20 点击: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手风琴演奏作为独立的课程进入专科院校后,它的发展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随之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手风琴;专科院校;课程 手风琴作为除钢琴外的另一件键盘乐器,以其独有的音色(簧片振动发声),独特的演奏形式,以及脍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手风琴演奏作为独立的课程进入专科院校后,它的发展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随之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手风琴;专科院校;课程

  手风琴作为除钢琴外的另一件键盘乐器,以其独有的音色(簧片振动发声),独特的演奏形式,以及脍炙人口的苏联歌曲而被我们中国大众熟知。例如《喀秋莎》、《三套车》等。这些歌曲都是在革命年代伴随着手风琴的琴声留在了人们的心头。手风琴在完成了战争年代为革命歌曲伴奏的历史使命之后,新时期的手风琴演奏步入了高度专业化的发展阶段。在全国的各大高校,专业音乐院校都开设了手风琴课程。然而,现阶段学习手风琴的人数并不太多,手风琴的演奏特色并不为大众所熟知,正如现在的专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有些学校并没有开设与手风琴演奏有关的课程。因此,面对现状,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现阶段手风琴教学在专科院校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手风琴的认识不全面

  我国手风琴的发展史几乎是从战争年代开始的,所以大众对手风琴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存在于那些如火如荼进行的群众歌咏运动之中。他们认为手风琴只可以演奏一些歌曲,或是和声效果单调的独奏曲。甚至更多的人,对手风琴的记忆还停留在有手风琴伴奏的苏联歌曲上。然而,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

  首先,大家喜爱手风琴伴奏的苏联歌曲,是因为手风琴所特有的音色。手风琴的每一个音通过气流推动几个簧片同时振动发声,它的声音浑厚而有吸引力,仿佛很轻易的就能触及人们的内心,这是手风琴最重要的特点。其次,在十年文革之后,我国手风琴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手风琴也成为独立的演奏乐器,走上专业的音乐舞台。其中,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引入,为手风琴音乐加入了更为丰富的和声色彩,使得手风琴的左手有了音区的划分,旋律织体也有了层次感,这样就跟钢琴的左手部分没有太大差别。此外,我国是世界手风琴联盟的成员,在国内也有专门的全国手风琴音乐学会。他们每年都组织几类全国性的手风琴比赛,甚至承办国际性的比赛,为我国手风琴的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另外,流行手风琴的出现,丰富了手风琴的演奏特色,颠覆了手风琴留给大家的传统印象,使人们发现原来手风琴也可以演奏如此的炫技旋律。彩色的琴体外形加上舞台灯光,手风琴变得更加时尚高雅。

  2.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

  国家的素质教育改革,并没有引起学生对音乐课的足够重视。面对应试教育,音乐课似乎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反而成了他们的负担。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可能连基本的音乐常识都弄不清楚。另外,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广泛,他们有的来自乡镇,有的来自城市。由于各学校教师教学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的差异,学校对音乐课课程设置的不同,这些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3.资金支持问题

  一台新的国产60贝司手风琴售价约为2000元左右,而二手的此型号手风琴在700元左右。然而,二手的手风琴数量可能不足以支撑学校的手风琴教学的开展,期间还要面临二手琴维修的问题。而一个学校想要开展手风琴演奏课程,就需要一定数量的手风琴,然而这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许多学校,认为这是一笔长远的投资,短期内看不到成效。这笔资金用在购买手风琴上,还不如用来投入到其他能迅速看到成效的事情上。因此,面临的资金问题,使一些学校无法展开手风琴的音乐教学。

  4.手风琴演奏学科在专科院校较少开展

  首先,现阶段手风琴的受重视程度不如钢琴。专科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门的幼儿、小学音乐教师,而钢琴这件成熟的乐器在歌唱伴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大众所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发展了不到200年的年轻乐器,手风琴还不足以与钢琴相抗衡,手风琴所特有的伴奏特点,不能被很好的发挥出来。其次,专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模仿高等学校,这偏离了其自身的教育目的,模糊了自身的教育定位。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多为专业型人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他们未来主要是从事专业演奏或演唱方向,以及在中高等学校教学的工作。而专科院校培养的教育人才,是面向幼儿、小学方向,手风琴多用于歌唱伴奏及兴趣培养,学校对此并没有较准确的定位。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